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存在问题与现状

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存在问题与现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于相关成果还不多,研究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对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文化、历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而且现有研究大

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存在问题与现状

对于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情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其一,从总体的角度对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不少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特别是出现了较多的硕士学位论文,人们大多从观念、体制、机制、经费、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当前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仅限于一般性的动员和号召,缺乏切实可行的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15](2)从教育机构教育资源的开发上看,部门所有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使学校教育资源具有浓厚的专属性,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程度很小,缺乏允许社会利用其教育资源的共享意识和服务体制;在非教育机构教育资源的开发上,从资源存在到合理的开发还存在经济、观念和制度的障碍;在学习者个人资源的开发上,社区中有一半人没有参加过社区文化教育活动,而在参加过活动的人中,有近一半人认为自身的经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无形教育资源的开发上,人们还未有足够的认识,对无形教育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开始阶段。[16](3)将社区教育的责任、任务更多地局限在教育部门内部,走向了形式主义的误区。[17](4)职业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衔接不够紧密,基础教育资源闲置现象突出,高等教育资源的社区开发制度尚未建立,社区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行政和社会资源缺乏统筹整合。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社区教育责任主体的模糊、社区公共服务职能的不适应、行政部门公共教育职能的限制、社会资源的功利等方面。[18](5)社区教育资源仅局限于社区学校,而且主要是中小学或文化中心,往往忽略了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同时,对于资源的利用大多停留在活动或参观的层面,而没有挖掘出资源的教育意义,甚至一部分资源的开放还需收费,这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功能的发挥,另外,资源的流动问题也十分突出。[19](6)社区教育信息生态失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互动不足,缺乏信息资源公共服务意识。[20]

其中,李福岭对我国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作者通对上海市虹口区进行调研,发现其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除了存在着传统教育机构物力资源的专属性问题、非传统教育机构物力资源整合问题、无形教育资源整合还比较欠缺问题外:在人力资源方面,传统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组织的社区活动基本限于为青少年服务,社区中的热心人士参与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资金上,存在着制度化拨款机制的缺失与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性等问题。并从管理、经费、对学生影响、意外事故、治安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传统教育机构物力资源整合的原因;从资金投入不足、居民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居民自身因素、宣传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非传统教育机构物力资源整合的原因;从管理体制、传统教育机构与社区教育之间需求共同点的欠缺、社区热心人士自身因素的制约、社区教育受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源整合的原因;从无形教育资源的内隐性和难以测量性、社区中的主流群体对社区教育的关注程度不足、社区教育在组织活动方面的不足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无形教育资源整合的原因;从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偏差、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不足、相关领导在资金配置上的思维方式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财力资源整合的原因。[21]

其二,从某一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www.xing528.com)

社区组织是社区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的重要对象,有人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引导不到位,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且造成非政府组织良莠并存;从事社区教育的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资源缺乏、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官办色彩浓厚,尚未形成管理、筹资、运营的良性机制,社会志愿行为不发达,志愿者和社会捐赠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专职人员缺乏,社会影响力不高,与政府职能部门缺乏沟通,而且社会组织之间也缺乏交流和互动机制;社会组织提供的社区教育服务与居民的需求错位,自上而下的供给由于缺少群众基础和调研实践往往会只注重完成任务而忽视实际效果与长远影响;大量根植于百姓的社区社会组织由于专业人才、管理、经费、活动场所等方面的限制也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官办社会组织与草根社会组织在体制和业务上都没有衔接点,没有形成纵向指导、横向交流的格局。[22]

还有人认为,政府、社区学院、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四者相互作用,形成社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系统,并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中各主体存在的问题:政府: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决定其对于公益性高、经济效益回报低的社区教育不够重视,导致教育投资不够;各个社区学院想尽办法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分量,这样的利益竞争导致社区教育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企事业单位投资社区教育时同样要看是否对其自身有利,导致学校开放度较低;社区居民并没有觉得从社区教育中获益,所以,对于社区教育的态度往往是不太关心。[23]

人们在研究中大多运用了调查研究法,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中所列举的如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程度小、社区内其他教育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隐形资源开发薄弱、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都是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有研究尝试从公共选择理论出发去分析这一问题,这些都是可取的,有利于开阔研究视野。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学者从观念、体制、经费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同时,还有人专门对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很有意义的。随着我国“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出现,社会组织作为和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凸显,研究如何开发社会组织的社区教育资源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于相关成果还不多,研究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对我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文化、历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而且现有研究大多数以东部发达地区为调查对象,关于西部地区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