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幼小衔接工作问题剖析

国内幼小衔接工作问题剖析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时间上,幼小衔接工作应当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中,不应只靠大班后期来突击完成。(三)幼小衔接的单向性目前,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进行,双方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教育经验没有实现共享。[8]这些明显是不利于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的。

国内幼小衔接工作问题剖析

(一)幼小衔接的突击性

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幼小衔接是大班下学期的工作,因此将幼小衔接中的入学准备集中到大班下学期进行。然而,幼儿园教育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短期目标,幼小衔接更应该是为适应幼儿终身的学习长远的发展而做的准备。所以,在时间上,幼小衔接工作应当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中,不应只靠大班后期来突击完成。

(二)幼小衔接的片面性

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大量事实证明,越是身心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幼儿,越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然而,部分教师或家长观念比较陈旧,他们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掌握,而较少关注对幼儿可持续学习与发展更为重要的学习兴趣、品质、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片面的衔接教育对于增强幼儿入学的适应性并不是有利的。

(三)幼小衔接的单向性(www.xing528.com)

目前,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进行,双方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教育经验没有实现共享。幼儿园以及小学与家长更是缺乏沟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教师,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教师的责任,幼儿园将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而小学却被动地等待幼儿园靠上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8]这些明显是不利于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的。

(四)“小学化倾向”严重

目前,一些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中,完全将小学的一套搬至幼儿园,把衔接变成了让幼儿提前上小学,幼小衔接的“小学化倾向”严重。具体表现在,在内容上,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教材,如小学汉语拼音、小学数学知识等;在方式方法上,多以教师长时间言语教授的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在形式上,小学的“上课”成了幼儿的主要活动;在管理上,生硬地采取小学的一套规则来约束和要求幼儿。这样的做法,不仅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无助于幼儿对入学的适应,反而让其身心发展受到影响,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着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