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学:幼小衔接工作内容全解

学前教育学:幼小衔接工作内容全解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小学前半年和入小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即是要帮助幼儿做好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

学前教育学:幼小衔接工作内容全解

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小学前半年和入小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即是要帮助幼儿做好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

(一)幼儿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

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着眼于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爱看图书,做事认真,注意力集中,能保持文具、书本的整洁,等等。

第二,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方面,要逐渐帮助幼儿学会对常见事物进行初步分析、归类、比较,并进一步形成简单概念的能力。而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则包括倾听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能力等。

第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如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及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幼儿的自信心,等等。

(二)幼儿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www.xing528.com)

社会适应是影响幼小衔接质量和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因素,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即帮助幼儿能够认识并理解教育环境中的规则,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行为习惯,养成按指令统一行动的习惯,学习制订有关规则,最终形成规则意识。

第二,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即培养幼儿积极完成任务的态度。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机会,尝试让幼儿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并通过游戏、设置情境让幼儿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

第三,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学前教育阶段,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独立意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自觉去做,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如自己穿衣、整理物品、清洗简单的衣物等。

第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幼儿接近,鼓励幼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逐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幼儿间的分工合作与相互配合,使其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此外,家长也要为孩子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孩子主动地寻找游戏的伙伴,帮助孩子建立交友的自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