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LF教学模式特点

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LF教学模式特点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立足于特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培智学校中的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LF教学模式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LF教学模式强调教育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三)打破传统自然班教学的桎梏在培智学校生源发生改变的现状下,传统的以年龄分班的自然班教学面临着较多的障碍,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同一班级内的学生的能力差异非常大。LF教学模式十分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LF教学模式特点

(一)立足于特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培智学校中的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学生不仅在自身不同能力领域内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且其个体与个体间的能力水平差异也较大。因此,这就要求学校教学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LF教学模式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LF教学模式中,学生的需求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所有学生在入学之初都要接受一整套科学而全面的评估,教育者与研究者根据每个学生的评估结果,为其制订教育计划——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LF教学模式体现出以下基本理念:

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LF教学模式强调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为学生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以生活为核心。LF教学模式强调教育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师要加强学生与生活环境和生活过程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使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能够更加有效地结合。

第三,以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LF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现个性,促进学生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可以调整情绪、表达情感,从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www.xing528.com)

(三)打破传统自然班教学的桎梏

在培智学校生源发生改变的现状下,传统的以年龄分班的自然班教学面临着较多的障碍,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同一班级内的学生的能力差异非常大。如果按照传统的以年龄编班进行班级授课,即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细致的分层教学,仍然会存在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这对特殊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LF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自然班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学科评估结果确定他们最初的发展水平,并依据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将他们分为A、B、C 3类,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的走班教学。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深化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流

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实验方案》中明确了培智学校课程体系应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而康复训练课程作为选择性课程,在如何为学生确定合适的干预方向和内容方面一直没有具体的标准。文化基础类课程、艺体与劳技类课程与康复训练课程的关联不够,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也不密切。

LF教学模式十分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在为每个学生制订教育教学计划之初,文化基础类课程、艺体与劳技类课程与康复训练课程的所有教师会共同探讨每个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综合考量其需求,以保证做到如果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出现问题,可以获得康复训练教师的个别干预,同时康复训练的方法也可以渗入学科教师的集体教学中。这深化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充分凸显出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