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课程标准,低年级培智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低年级培智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卢湾辅读学校是上海市第一批实施“零拒绝”的学校之一。教育对象的变化给学校生存教育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再加上部分班级学生人数偏少,学生障碍类型多样化、障碍程度两极分化、班级人数不稳定,造成的教育难题已经成为卢湾辅读学校重大挑战之一。为解决学生异质性高这一问题,学校主要采取了分层教学和走班教学两种措施。

基于课程标准,低年级培智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领域广泛流行。卢湾辅读学校是上海市第一批实施“零拒绝”的学校之一。所谓“零拒绝”,是指“不管这些儿童的障碍有多严重,都应使其接受免费的、适当的教育”。自从开始实行“零拒绝”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①障碍程度严重;②障碍类型多样化,包括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等;③多重障碍儿童增多。教育对象的变化给学校生存教育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适应新课程标准,实现有效教学

2007年,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颁发了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实验方案》),明确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

上海市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以及《实验方案》的要求,并结合上海市文明发展需要和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的特点制订了《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进行了具体陈述,将辅读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与补偿性课程三部分。

依据这些纲领性文件,卢湾辅读学校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开发和改革。学校以《实验方案》和《课程方案》为指导,结合自编教材《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和《生活》进行实践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目标或增减课程内容,降低难度、放慢进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学校招收的学生的障碍程度越加严重,障碍类型越加多样,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日益增多。2016年,教育部针对智力障碍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发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如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适应新课程标准,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是目前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尊重个体差异,提升课堂品质

教育对象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学生障碍类型的多样化和障碍程度的加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不断有普通中小学轻度障碍学生转入。再加上部分班级学生人数偏少,学生障碍类型多样化、障碍程度两极分化、班级人数不稳定,造成的教育难题已经成为卢湾辅读学校重大挑战之一。学校教师一直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班级中智力障碍学生有10人左右,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相同年龄的学生差别太大,很难将他们放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集体教学。因此,这两方面如何兼顾一直是学校探索的方向。

目前,卢湾辅读学校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年龄分班授课的班级授课制,即按照学生的年龄分班,授课形式仍以班级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为解决学生异质性高这一问题,学校主要采取了分层教学和走班教学两种措施。(www.xing528.com)

分层教学是依据学生的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以集体授课的方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虽然分层教学能让部分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技能,但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也很难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分层教学更适合中度障碍学生的发展,而障碍程度较轻的学生通常“吃不饱”,障碍程度较重的学生通常“吃不了”。

走班教学依据课题“辅读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多元化评价系统的探索研究”的研究结果,根据学校语文、数学学业能力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甄别和筛选,将学业能力相近的学生安置在一个班级中进行授课。分班以后,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再确定各班教学内容。这种走班分班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然班教学中因学生差异过大而引起的问题。但走班教学只是自然班语文、数学教学的一种补充和辅助形式,每周只占1个课时。教师需要兼顾自然班和走班的教学内容。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衔接两种形式的授课方式,科学、合理安排不同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内容是一大难点。

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障碍程度展开差异性教学,并能科学、高效地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是目前学校教学上亟待改进的问题。

(三)规范康复训练,助力学生发展

《实验方案》把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则之一。在课程特色上,根据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制订课程。课程要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并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实验方案》把康复训练课程作为培智学校的选择性课程,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了直接的政策性支持。在这一背景下,“医教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卢湾辅读学校开设了运动能力训练、言语与语言能力训练、感知觉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和自闭症康复训练课程,并配备了专业的康复训练教师。这4个训练方向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涉及的动作、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4个领域基本一致。但目前各个板块的评估和训练的内容多是根据教师的知识经验储备来制订的。面对学生的多重障碍,如何为他们确定合适的干预方向和内容、如何科学安排课时、如何与其他课程渗透融合都是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