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叙事:改变刻板印象,以积极眼光看待学生

教育叙事:改变刻板印象,以积极眼光看待学生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刻板印象往往是针对某一类人的,包括不同地方、年龄、职业的人。故而教师在转化“差生”时,要摆脱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偏见,改用积极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无论何时、何处、何事,都在心灵深处坚信他们能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犯错,接纳失败。还有一点,就是领导对班级的刻板印象,不但对学生造成不利,还会让班主任、任课老师产生刻板印象威胁。

教育叙事:改变刻板印象,以积极眼光看待学生

1.我们在头脑中对不同地域的人或多或少有着一种固定的、概括性的印象,并根据这种印象对他人做出初步评价。这种印象就被称作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往往是针对某一类人的,包括不同地方、年龄、职业的人。

2.人往往倾向于将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这类人的评价推及对这个人的评价,从而影响正确的判断。

3.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影响对他人的客观评价与正确判断。(www.xing528.com)

4.一个人如果被周围的人预期表现差,他会担心自己的确表现不好而产生焦虑感,导致他真的表现不佳,最终验证人们的预期,这种现象被称为刻板印象威胁。

按:刻板印象和光环效应应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形成光环效应的人,也会有刻板印象。如果说光环效应是一种对他人的偏爱现象的话,那么,刻板印象则是一种对他人的偏见了。在学校里,领导、教师都会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某种光环,认为他们除了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照样优秀。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就会留有某种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不但学习差,而且纪律甚至品质都差。重点班的学生考试作弊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可是普通班的学生考试作弊,在领导、老师的眼中那就是这些学生理所当然要犯的错误。当领导和老师都对学生存有这种刻板印象后,会给学生带来焦虑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刻板印象威胁。他们的表现真的就会越来越糟糕,如此领导和老师就会肯定自己的刻板印象,而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也会更加突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经常用鼓励、宽容的方式来教育曾经的差生,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宽容他们,偶尔可以敲打一下、警示一下,对他们恩威并施,并且对他们给予切合实际的期望,慢慢地他们就会变好。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故而教师在转化“差生”时,要摆脱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偏见,改用积极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无论何时、何处、何事,都在心灵深处坚信他们能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犯错,接纳失败。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将势不可挡。还有一点,就是领导对班级的刻板印象,不但对学生造成不利,还会让班主任、任课老师产生刻板印象威胁。领导在大会上总是去说普通班的学生如何如何糟糕,久而久之,带普通班的老师也会觉得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无论怎样努力,得到的都是批评,而自己的付出被领导忽视,就会对工作产生懈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