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氛围下,各级部门、学校和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开展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和认真程度。很多学校实验室制度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教学变化,出现了种种问题,也有些学校怕出事故,以没有相关规定为由而拒绝学生的要求,实则懒政。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表现出的功能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演示实验的能力逐渐增强,越来越注重演示实验中的示范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逐渐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学生对化学实验表现出了极大的感兴趣,并不满足于教师示范,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到实验中来,切身体验实验的过程,并且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实验,这表明当前中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事实上,学校实验开设的数量与教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较差,当前实际教学现状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差距,学生对目前的实验教学现状不太满意等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实验教学理念滞后,追求教育功利

部分化学教师看起来能够较好地接受新课程理念,能够意识到实验教学的功能和意义,但是没有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行动,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深刻理解实验教学的功能。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探索精神,提高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课堂上对实验教学的准备却是不充分的。因此,学生对实验虽然感兴趣但是仅仅是当作“好玩”,以“看热闹”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愿意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当前高考制度下的教育发展仍然非常缓慢,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里改变。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评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依据高考成绩,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在这样的氛围下,各级部门、学校和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开展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和认真程度。有教师谈道:“学校领导并不看重实验教学,只在乎学生考试成绩,认为开设实验课程会影响教学进度。”这样的认识严重挫伤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二)实验教师成为易被忽视群体

笔者走访了几位化学实验教师,深入了解了他们在学校里的工作状态。通过交谈,笔者得知他们在学校里是不被重视的一个群体,许多人认为他们专业性不强,把他们当作仓库保管员,有时候他们自己也这样看待自己。以下是他们自身的感受和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看法。

问题:您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多长时间?平时的工作量有多大?和新课程改革前相比,您的工作职责范围和重心有没有变化?

A 教师:我在化学实验室已经工作 7 年了,以前是化学教师,后来得病,喉咙做了手术,说话声音嘶哑,耳朵也听不清,不适合在一线教学,领导照顾就到这里来了。这里工作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早上八点半到校,下午四点半可以离开学校。一般待在实验教师办公室,没事看看报纸,有老师联系实验就帮他们准备好仪器和药品。由于我本人以前是教化学的,实验方面驾轻就熟,准备起来毫不费力。现在老师和学生实验次数比以前多了一些,其他没什么变化。

B 教师:我是前两年才应聘到学校来当实验教师的。刚开始觉得化学仪器和药品多,实验复杂,现在好多了。由于年轻,在专业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上班是按照学校要求,不敢迟到、早退。在办公室主要是看一些专业杂志和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技能。有空的时候就到实验室做做实验,研究教材上的实验该怎么做才会有最好的效果。没有经历过新课改前的实验教学,无法比较。(www.xing528.com)

C 教师:我以前是某工厂职工,后来改制,工厂和学校合并,我就到实验室当实验教师。我不是化学专业的,对化学实验完全不懂。刚开始主要是科任教师到实验室找仪器和药品,慢慢地,我学了些东西,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给老师打打下手。新课程改革培训过几次,口号喊得很响,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和以前没多大区别,反正都是看高考成绩。

从上面的回答可以看出来,学校平时不太注意到实验教师的存在,把他们当作器材保管员,忽略了他们对教学所起的作用。

(三)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制度不完善

随着国家和教育部门加大对学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各校实验室装备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学校还没有做好相应准备工作,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管理和使用的制度建设。过去,很多学校建立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药品、器材、设备等的保管、出借都有明确的规定,执行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学科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也涉及实验的方方面面,如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等。过去学校里没有数字化实验设备,现在很多学校配备了这些先进的实验仪器。用还是不用?如果不用就是闲置教学设备,造成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如果用,那么如何使用,谁能使用,怎样才能使用等各种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这些变化带来的新器材、新方法不在过去的规定里,大家执行起来无据可依,为实验室管理带来了混乱。

过去教师把实验用品带到教室里,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在学生要到实验室里做实验,不仅在课堂上,还要在课余时间做。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进入实验室,利用各种实验设备进行实验也成为一个问题摆在了学校管理者面前。很多学校实验室制度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教学变化,出现了种种问题,也有些学校怕出事故,以没有相关规定为由而拒绝学生的要求,实则懒政。

(四)缺乏实验课程教学机制

由于大部分高中并没有单独设置实验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化学实验都是和理论知识并行,很多教师把实验看作是教学活动的补充而不重视,各校都缺乏相关的实验课程教学机制。新课程改革提倡学校提供条件供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学校提供的条件不仅仅是实验场地、器材和设备,还包括实验时间和实验方式。一般高中一节课为 40—45 分钟,每节课都是不同的学科。很显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不能完成一个综合性化学实验。探究性实验可能涉及的未知结果更多,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重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研究性学习还可能要学生走出学校,到工厂、民居、野外等地调查,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也需要教师接受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