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权运动与农业生产: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

地权运动与农业生产: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特阿拉伯土地贫瘠,水源匮乏,不利于农业的发展。[118]在阿西尔和希贾兹南部,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灌溉,而在其他地区,农业生产则大都需要人工灌溉。然而,农业合作组织在沙特阿拉伯并未得到推广。在纳季德,土地往往由妇女耕种,男子则主要从事贸易、建筑和游牧活动。自70年代中期开始,沙特阿拉伯的农业生产出现较大的发展。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1985年为3.3%,1990年增至6.6%。

地权运动与农业生产: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

沙特阿拉伯土地贫瘠,水源匮乏,不利于农业的发展。70年代初,全国可耕地52.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0.2%—0.3%,其中自然灌溉的耕地40.4万公顷,人工灌溉的耕地12.1万公顷。[118]在阿西尔和希贾兹南部,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灌溉,而在其他地区,农业生产则大都需要人工灌溉。[119]阿西尔的主要农作物是高粱小麦和苜蓿,嘎希姆和利雅得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果蔬和椰枣,东部省的主要农作物是果蔬。[120]

70年代初,沙特阿拉伯共有地产约7万处,其中3.3万处面积不足0.5公顷,占地产总数的47%;1.4万处地产面积为0.5—1公顷,占地产总数的19%;超过10公顷的大地产约5 000处,占地产总数的7%。耕地不足1公顷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67%,收入微薄,生活艰辛,大都需要依靠租种他人土地维持生活。耕地2—5 公顷的中等农户占全部农户的11%,年收入为3 000—5 000里亚尔,足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家庭生活,却不足以更新经营方式和购置现代化农具。耕地超过5公顷的大地产主约占全部农户的10%,而大地产的总面积则占全部耕地的60%。大地产主多为王室成员、教俗贵族、商人和官吏,居住于城市,沿袭传统的分成制经营模式,将土地交由佃户耕种,收取地租,用于购置房宅和消费品,投资生产领域、采用集约的经营方式和现代生产技术者为数甚少。[121]

1968—1985年,沙特政府实行无偿分配国有荒地的经济政策,无偿分配国有荒地共计71万公顷,分配的对象包括个体农民农场和农业公司。沙特政府曾经在塔伊夫、麦地那和布赖代等地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负责发放农业贷款,提供种子、农具和化肥以及储存和出售农产品。然而,农业合作组织在沙特阿拉伯并未得到推广。在阿西尔、希贾兹和东部省等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以及纳季德,农民大都处于自耕状态。在嘎希姆和舍迈尔山区,普遍使用农业雇工。在纳季德,土地往往由妇女耕种,男子则主要从事贸易、建筑和游牧活动。沙特阿拉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64年为460美元,1974年达到1 300美元;相比之下,农民的人均生产总值,1964年为80美元,1974年为105美元,增长甚微,农产品的二分之一需要进口[122]

自1973年起,沙特政府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即低价供应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和高价收购农产品。1973—1986年,沙特政府共计发放农业补贴191 亿里亚尔,其中小麦补贴数量最大,达到91亿里亚尔,占农业补贴总额的47%。另据统计,1970—1997年,农业补贴占政府发放财政补贴的55%。另一方面,沙特政府提供无息农业贷款,其中短期贷款为一年,中期贷款为十年,另以优惠条件提供25年的长期贷款。1975—1986年,发放短期和中期无息农业贷款共计205亿里亚尔,其中中期贷款201亿里亚尔,占贷款总额的98%,贷款对象主要是种植小麦的农场。[123](www.xing528.com)

沙特政府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和无息农业贷款政策,旨在鼓励农业领域的私人投资、推广农业机械、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进而改变乡村人口的流向和缓解城市面临的压力,改善国内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自70年代中期开始,沙特阿拉伯的农业生产出现较大的发展。1970年,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40%;1985年,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例下降为14%。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的年增长率,1970—1975年为3.6%,1975—1980年为5.4%,1980—1985年达到8.7%。沙特阿拉伯的耕地面积,1986年达到570万公顷,1990年增至740万公顷。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其中小麦的公顷产量从1975年的1.3吨增至1985年的3.6吨,机械化农场的小麦公顷产量达到4.3吨。[124]沙特阿拉伯的小麦产量,1978年为3 300吨,1982年为24万吨,1984年增至134万吨,1988年达到330万吨。[125]1990年,沙特阿拉伯的小麦产量为370万吨,椰枣产量为54万吨。[126]1970—1989年,沙特阿拉伯蔬菜和水果的年产量,亦从70万吨增至260万吨。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1985年为3.3%,1990年增至6.6%。沙特阿拉伯国内每年消费的谷物约100万吨,其余出口国外。[127]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逐渐纳入市场经济的体系,大型农场遍布乡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80年代中叶,农场总数达到1 500个,主要分布在哈拉德、哈伊勒、瓦迪达瓦希尔、嘎希姆、泰布克和东部地区。[128]由于沙特阿拉伯的谷物生产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成本昂贵,每吨的成本相当于进口小麦的5—6倍,因此谷物出口导致国家严重的经济损失。[129]进入90年代,政府限制农业补助金的发放,谷物产量呈下降趋势。1992—1996年,小麦播种面积从91万公顷下降为27万公顷,小麦年产量从400万吨下降为120万吨。[1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