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特王国的官方宗教政治 — 中东史下

沙特王国的官方宗教政治 — 中东史下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沙特家族政治与瓦哈卜派官方宗教政治的密切结合构成沙特王国的重要政治基础。沙特家族的权力垄断无疑是沙特王国政治制度的实质所在,瓦哈卜派的官方宗教政治学说则是沙特家族垄断国家权力进而控制社会和驾驭民众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工具。另一方面,沙特王国的官方宗教政治与巴列维时代伊朗的世俗政治颇有异曲同工之处,皆为强化君主制度和排斥民众政治参与的政治工具。

沙特王国的官方宗教政治 — 中东史下

沙特阿拉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沙特家族政治与瓦哈卜派官方宗教政治的密切结合构成沙特王国的重要政治基础。沙特家族的权力垄断无疑是沙特王国政治制度的实质所在,瓦哈卜派的官方宗教政治学说则是沙特家族垄断国家权力进而控制社会和驾驭民众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工具。官方宗教政治的强化,构成沙特阿拉伯的现代化进程区别于土耳其、埃及以及巴列维时代伊朗之现代化进程的明显特征。

沙特国家起源于瓦哈卜派运动,瓦哈卜派欧莱玛在沙特王国占据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沙特家族与瓦哈卜派欧莱玛长期保持广泛的合作关系,沙特政府的诸多改革举措亦曾得到瓦哈卜派欧莱玛的认可。然而,沙特王国的瓦哈卜派欧莱玛不同于伊朗的什叶派欧莱玛,处于沙特家族的控制之下,系沙特家族的御用政治势力。另一方面,沙特王国的官方宗教政治与巴列维时代伊朗的世俗政治颇有异曲同工之处,皆为强化君主制度和排斥民众政治参与的政治工具。沙特王国之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宗教色彩,并不意味着瓦哈卜派欧莱玛的神权统治。在国家权力的核心领域,沙特家族长期凌驾于瓦哈卜派欧莱玛之上,后者的权力长期局限于宗教的范围。

自50年代开始,瓦哈卜派欧莱玛逐渐被纳入国家体系,成为领取薪俸的政府官吏,进而从属于沙特家族的最高权力。1962年,费萨尔在著名的“十点纲领”中宣布筹建司法部,作为大臣会议的组成部分。1970年,沙特王国的司法部在利雅得正式成立,国王任命的司法部长取代瓦哈卜派欧莱玛的最高首领大穆夫提,成为掌管司法权力的最高长官。司法部的成立,标志着沙特家族的统治权力在瓦哈卜派欧莱玛控制的传统领域得到广泛的延伸。

1971年,费萨尔宣布组建欧莱玛长老会议,作为官方瓦哈卜派的最高宗教机构,由大穆夫提主持,负责批准王位继承、制定宗教政策、发布宗教法令和监督政府的施政举措。欧莱玛长老会议的设立,“标志着沙特历史上舍赫时代的结束”。扬善惩恶委员会作为官方瓦哈卜派的重要机构,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隶属于大穆夫提,负责监督宗教法律的实施和宗教功修的履行。80年代末期,扬善惩恶委员会拥有宗教警察2万余人,成为瓦哈卜派欧莱玛控制社会的重要工具。[202]

费萨尔国王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

20世纪60年代,具有浓厚世俗色彩与共和制倾向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风行一时,构成挑战沙特王国君主制度的外部政治隐患。埃及的纳赛尔政权强调反对君主制的政治原则,试图输出共和制革命,颠覆阿拉伯世界的君主政权。费萨尔则极力倡导宗教至上的意识形态,奉行伊斯兰主义的政治原则,强调非世俗化的现代化道路抑或伊斯兰教框架内的现代化模式,抵制纳赛尔主义的渗透,旨在削弱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影响。1961年,埃及伊斯兰主义者与沙特政府及瓦哈卜派欧莱玛共同创办麦地那伊斯兰大学,宣传伊斯兰主义的宗教政治思想,抗衡纳赛尔政权控制的爱资哈尔大学。1962年,沙特政府资助创办伊斯兰世界联盟,总部设在麦加,抗衡埃及政府控制的阿拉伯国家联盟。(www.xing528.com)

进入70年代以后,伊斯兰复兴运动日趋高涨,挑战现存政治秩序成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明显特征,强化官方宗教政治则是沙特家族遏制作为民间宗教政治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和维护传统政治秩序的重要手段。1982年,伊本·沙特的第八子法赫德国王即位后,沙特家族进一步扩大与瓦哈卜派欧莱玛之间的政治合作,提高瓦哈卜派欧莱玛的地位和薪俸,支持瓦哈卜派欧莱玛关于捍卫沙特王国之传统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宗教宣传,赋予瓦哈卜派欧莱玛控制的扬善惩恶委员会以及宗教警察以广泛的权力,强化实施宗教法律,重申妇女必须戴面纱的宗教戒律,限制妇女就业,关闭违背教法的视听场所。利雅得、麦加和麦地那的伊斯兰大学规模空前扩大;至90年代初,利雅得、麦加和麦地那的伊斯兰大学学生人数约占沙特阿拉伯国内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203]与此同时,沙特政府授意官方欧莱玛宣传伊斯兰教的温和性、沙特家族的宗教性和反叛政府的非法性,宣称沙特家族是伊斯兰教的捍卫者、沙里亚的执行者、圣城的监护者和国家财富的管理者,进而向民众灌输如下的思想:“狂热分子留长胡须,游手好闲,仅仅热衷于礼拜和斋戒,以虔诚的穆斯林自居。这不是伊斯兰教,而是教士的模仿。(真正的穆斯林)应当通过劳作而享受舒适的生活。应当娶妻生子,努力工作,去国外旅行。应当履行拜功和斋功,诵读《古兰经》,遵循教法的规定。这是先知指引的道路。”[204]1986年,法赫德国王甚至放弃陛下的称谓,以“两座圣城的仆人”自居,俨然成为瓦哈卜派的保护者。[205]

费萨尔国王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

20世纪60年代,具有浓厚世俗色彩与共和制倾向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风行一时,构成挑战沙特王国君主制度的外部政治隐患。埃及的纳赛尔政权强调反对君主制的政治原则,试图输出共和制革命,颠覆阿拉伯世界的君主政权。费萨尔则极力倡导宗教至上的意识形态,奉行伊斯兰主义的政治原则,强调非世俗化的现代化道路抑或伊斯兰教框架内的现代化模式,抵制纳赛尔主义的渗透,旨在削弱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影响。1961年,埃及伊斯兰主义者与沙特政府及瓦哈卜派欧莱玛共同创办麦地那伊斯兰大学,宣传伊斯兰主义的宗教政治思想,抗衡纳赛尔政权控制的爱资哈尔大学。1962年,沙特政府资助创办伊斯兰世界联盟,总部设在麦加,抗衡埃及政府控制的阿拉伯国家联盟。

进入70年代以后,伊斯兰复兴运动日趋高涨,挑战现存政治秩序成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明显特征,强化官方宗教政治则是沙特家族遏制作为民间宗教政治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和维护传统政治秩序的重要手段。1982年,伊本·沙特的第八子法赫德国王即位后,沙特家族进一步扩大与瓦哈卜派欧莱玛之间的政治合作,提高瓦哈卜派欧莱玛的地位和薪俸,支持瓦哈卜派欧莱玛关于捍卫沙特王国之传统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宗教宣传,赋予瓦哈卜派欧莱玛控制的扬善惩恶委员会以及宗教警察以广泛的权力,强化实施宗教法律,重申妇女必须戴面纱的宗教戒律,限制妇女就业,关闭违背教法的视听场所。利雅得、麦加和麦地那的伊斯兰大学规模空前扩大;至90年代初,利雅得、麦加和麦地那的伊斯兰大学学生人数约占沙特阿拉伯国内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203]与此同时,沙特政府授意官方欧莱玛宣传伊斯兰教的温和性、沙特家族的宗教性和反叛政府的非法性,宣称沙特家族是伊斯兰教的捍卫者、沙里亚的执行者、圣城的监护者和国家财富的管理者,进而向民众灌输如下的思想:“狂热分子留长胡须,游手好闲,仅仅热衷于礼拜和斋戒,以虔诚的穆斯林自居。这不是伊斯兰教,而是教士的模仿。(真正的穆斯林)应当通过劳作而享受舒适的生活。应当娶妻生子,努力工作,去国外旅行。应当履行拜功和斋功,诵读《古兰经》,遵循教法的规定。这是先知指引的道路。”[204]1986年,法赫德国王甚至放弃陛下的称谓,以“两座圣城的仆人”自居,俨然成为瓦哈卜派的保护者。[2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