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画龙点睛法:如何让课堂教学更精准高效

画龙点睛法:如何让课堂教学更精准高效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课文、章节,讲解时,教师可先详细讲述、尽情铺陈,然后用一、两句话点明重点、要旨,使教学精警得神,犹如画龙先不点睛,而后“点之则飞去矣”。这样,“一石击破水中天”,学生会有所顿悟;或“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其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言简意赅,掷地有声,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画龙点睛法:如何让课堂教学更精准高效

有些课文、章节,讲解时,教师可先详细讲述、尽情铺陈,然后用一、两句话点明重点、要旨,使教学精警得神,犹如画龙先不点睛,而后“点之则飞去矣”。这样,“一石击破水中天”,学生会有所顿悟;或“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其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如有位教师在进行《从近代革命家的诗词看历史的必然选择》讲座时,首先从许多诗词中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中心思想,然后进行概括、归纳,最后采用了这样一句结束语:“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就是结论。”言简意赅,掷地有声,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又如有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庄子的《庖丁解牛》一文时,首先对文中的生僻字进行了认读;然后,从“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一句起进行翻译、讲解,当讲到“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一结束句时,话锋突转,提出一问:“文惠君在听了‘庖丁之言’后,得到了什么养生之道呢?我们读后又受到了什么新的启示呢?”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便激烈地讨论开了,而当其欲解而难解之时,教师便予以了点化:

“这则寓言的落脚点不是在‘解牛’,而是在‘得养生焉’。在庄周看来,人类社会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就是他的养生之道。”(www.xing528.com)

“作为寓言故事,我们读后,应该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 到‘游刃有余’。”

这样的结束语,真是“画龙点睛”,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使其认识到了自己应得到的启示和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