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目标确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确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老师们的目标设计来看,一线教师们基本都做到了对学习目标层次的正确定位,但是在落实到具体教学行为时,对什么目标层次应该教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还是有些把握不准确。正确的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目标定位错误,老师的教学就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会打折扣。《课程标准》附录提供的行为动词有39个,分属三维目标的8个学习层次,每个层次最多还有11个不同的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确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

经人教社授权,搭配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生物下册的《阳光学习评价》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由广州出版社出版的教辅材料,在该区比赛课课题《激素调节》这一节,该资料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目标细化,见表3-8。

表3-8 《激素调节》的课标要求与目标细化

表3-8中的目标细化,使用了《课程标准》附录2中“课程内容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教研员,我都是建议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使用这一附录提供的行为动词。这样,对于一份教学设计,全国同行都能很清晰地了解你的目标是三维目标的知识性、技能性目标,还是情感性目标。是哪一维目标的哪一个学习水平层次?就如上表1中的行为动词“举例说明”,很清晰地显示出这是要达到知识性目标的理解水平。从老师们的目标设计来看,一线教师们基本都做到了对学习目标层次的正确定位,但是在落实到具体教学行为时,对什么目标层次应该教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还是有些把握不准确。(www.xing528.com)

例如某位老师的目标设计2是“说出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由于体内的激素不容易看到,生活中却有看得到的激素,根据描述猜出这类激素相关的疾病(根据描述猜糖尿病)→介绍糖尿病的患病率高,引出班廷发现胰岛素的重要贡献→根据胰岛素发现的实验,层层推断出产生胰岛素的部位及胰岛素的作用,然后讲解内分泌腺的特点及种类。跳出本节课来看,这一活动层层递进,又补充了教材没有的相关内容,还设计了学生活动,还是不落俗套的。但对照这节课相关的教学目标,“说出”就是了解水平,这样的设计就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这就是把目标层次教“高”了。反而是另一位老师设计的让学生对照教材图片,在自己身体的大致位置上指出内分泌腺的位置,并说出其分泌激素的名称,更加切合“说出”这一教学目标层次。

正确的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目标定位错误,老师的教学就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会打折扣。《课程标准》附录提供的行为动词有39个,分属三维目标的8个学习层次,每个层次最多还有11个不同的行为动词。这些行为动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不同行为动词之间在教学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教到什么程度才是达标;等等。这些都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老师们认真研究、反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