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技能要求,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技能要求,提升教学效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授的针对性与可接受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课堂讲授才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讲授,必定也是针对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心理状态等具体实际情况而进行的讲授。再次,教学言语的针对性还表现在课堂讲授应照顾不同学生之间和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

课堂教学技能要求,提升教学效果

(一)语言准确明晰、具有规范性

这是要求教师上课要用准确、明晰、规范的语言进行教学内容的表达。准确性,即要求语言正确、鲜明、恰当。在运用时要做到选词精当、词汇丰富、组词合理。例如,周恩来总理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有这样一段讲话:“我们认为美国的这些侵略行为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应该得到尊重,亚洲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应当得到保障,对亚洲各国的内政干涉应该停止,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事基地应该撤除,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走,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应该防止,一切经济封锁和限制应该取消。”在这段话里,周总理分别用了“制止”“停止”“防止”,“保证”“保障”和“撤除”“撤走”“取消”三组同义词,运用得非常贴切、严密而准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另外,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该用好学术语言。因为,科学知识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并通过这些理论体系来揭示客观规律,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概念、范畴表达方式,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就是专业术语或学术语言。只有使用各学科专业术语进行教学,才能使语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才能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讲授严密,具有逻辑性

这是要求课堂讲授要能够准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谨地进行推理,做到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因此,进行课堂讲授时首先要使讲授内容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在考虑问题和运用语言来说明问题时,应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发展变化说明白,使其具有逻辑性,切忌颠三倒四、支离破碎、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其次课堂讲授过程还应该符合思维规律,并能体现学科自身的内在联系。要求教师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既能体现知识的整体联系,又能体现知识的逻辑论证过程,做到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使讲授的内容和讲授过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三)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

讲授语言的趣味性要求教师上课时使用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有关的调查资料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爱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而不喜欢语言平淡无味,表情呆板冷漠的教师。教师诙谐风趣的语言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知识,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学生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培养儿童的幽默意识。据加拿大心理学家里科特的一项教育实验表明:幽默可以使儿童的神经活动增强,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力,而且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具有幽默感的儿童,心胸开阔,思维活跃,思路敏捷,具有摆脱困境、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教师用风趣的语言进行讲授,是对学生幽默感进行感染和熏陶的最好方式。在这方面,毛主席和鲁迅先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他们不论写文章,还是作演说,都能引古喻今,化陈为新,既有辛辣的讽刺嘲笑,又有妙趣横生的比喻引证,真正做到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采。

但是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应该注意分寸、界限和场合。课堂讲授毕竟不同于喜剧演员的表演,如果刻意追求风趣与笑声、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反而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妨碍他们的联想与想象,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学习进程,导致一无所获。讲求教学语言的生动有趣还应注意避免流于庸俗、低级,甚至污言秽语,污染教学环境。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应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节。

(四)针对学生实际,具有可接受性

课堂讲授要有针对性与可接受性,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讲授。讲授的针对性与可接受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课堂讲授才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讲授,必定也是针对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心理状态等具体实际情况而进行的讲授。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应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定,绝不能千篇一律,重复一个调子。

课堂讲授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使自己的课堂讲授能体现所教学科的风格和特点。文科教师的言语特点通常是叙述说明多于论证推理;而理科教师的言语特点则是论证推理多于叙述说明。因此,文科类课程强调教师课堂讲授的言语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理科类课程则强调教师言语要严谨、精炼、富有逻辑性。

其次,教学言语的针对性与可接受性也表现在课堂讲授要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知识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除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外,还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小学生或中学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低,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从直接的兴趣、爱好、感情出发,教师应多用富于形象的语言去教育他们。中学高年级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则宜多用生动活泼的、说理性强的语言去教育他们。

再次,教学言语的针对性还表现在课堂讲授应照顾不同学生之间和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客观存在,必然在学习上表现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区别;由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差异和所处社会、家庭的不同影响,必然出现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学习较好、思想进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优越感,教师在运用言语技巧时宜多用激发其继续努力、不断进取的语言。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差、自卑感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运用言语艺术时,就不宜多说带有刺激性的话,语气要平和、体贴,多表扬、少批评,防止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此外,男女学生的性格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男同学性格粗犷,说话直率,接受外界事物刺激反应较小,教师可多用些较为严厉直率的语言。而女同学性格温和,感情细腻、敏感、体验深刻,教师在言谈中稍不注意,就容易伤害其自尊心,因而对女学生则宜用细致而委婉的言语技巧。

(五)完美和谐,具有艺术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集中地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讲授中。课堂讲授的教学言语要做到声、情、意的和谐统一,具有高超的艺术性。(www.xing528.com)

课堂讲授的艺术性首先表现为讲授言语的语音美,即讲授要口齿清楚,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质悦耳,嗓音甜润优美,富于变化;音量适度,逐渐形成控制音量大小的“空间感”和“距离感”,能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和教室的大小来调节自己的音量;音高合理,根据需要处理好声音的高低和升降的变化,不仅使语句抑扬顿挫,具有其感染力,也有助于表情达意;语速恰当,语速快慢受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制约。从教学对象的年龄因素考虑,给小学生上课,语速宜慢,而给中学高年级或大学生上课,语速可稍快些。从教学内容因素来考虑,浅显易懂的内容讲授语速可较快,深奥难懂的内容语速宜较慢。从教学环境因素看,距离远、空间大的教学环境,语速要相应地放慢。其次,讲授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善用停顿上。停顿像乐曲中的休止符一样,可以增加语言的音乐感。在讲授的重点难点和问题的承转处,可略加停顿,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字字句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可用停顿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使之张弛有度。最后,课堂讲授的艺术性还表现为讲授内容的意境美。课堂讲授中要做到语言准确、简明、通俗,构成鲜明清晰的意境美;深入浅出,变静为动地讲解,构成形象生动的意境美;内容深刻,饱含哲理,构成蕴涵深邃的意境美;通过语言状物抒情,绘声绘色,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总之,教师的课堂讲授既有一系列的技能要求,也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它集语音美、意境美及情感美、讲态美等于一体,融规范性、逻辑性、趣味性、针对性、艺术性于一身,从而使课堂讲授有学者的严谨、深邃,也有演说家的富有激情和鼓动性,还有教育家的适度、得体、富有启发性。

拓展阅读

什么是有效的讲授(节选)[2]

有效的讲授教学原本就包含了有关情感目标的追求。如果承认意向性的重要,那么真正的有效教学只有一个主题:通过讲授或引导,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意向性。学生学习的意向性包括学习的兴趣(倾心)、掌控感(自信心)和意志力(决心)三个要素,意志力是意向性的核心。兴趣是意志力的前提,而兴趣只有转换为“自信”才显示出倾心的力量。“自信”是贯通“兴趣”与“意志力”的中介。为了让学生建立足够强大的自信,需要让学生有足够的作品感或成就感。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作品感和成就感,自信就无影无踪,自信的意向性就无法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倾心、自信和决心三者之间,自信心是最重要的意向性。教师的第一责任,就是兴起和引发学生的自信心。

有效教学首先需要发挥教师或同学之间的兴发作用,由教师或学生的同伴去兴起和引发学生的兴趣、自信、意志力等意向性。但是,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兴发途径:发挥知识或课程本身的魅力,让学生因知识或课程自身的魅力自愿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之中。

除了操作学习或做中学,最能激发学生意向性的是有整体感的主题学习。以语文教学为例,如果语文老师总是采用焦点教学而不注意整体教学,那么他会把中小学生折磨得发誓从此不再读书。任何美好的文章,如果老师总是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语法修辞,那么学生就会厌恶语文。有一篇课文是《斑羚飞渡》。当这个语文老师说:同学们,通读课文之后请几个同学讲述一下这个故事。这个设计是不错的。可是,后来,这个语文老师突然问:“同学们,这篇课文有几个段落?”这样的提问和要求不是不可以,但要谨慎。因为,如果类似这样的提问和要求太多,就有可能破坏文章的整体感。文章整体的生命力及其美感就没了。最后,这个语文老师竟然问: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就更糟了。如果把教学的焦点放在讨论这篇文章的真假,这篇文章就彻底被破坏掉了。好的语文教学的方法是整体教学。好的阅读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偶尔“追求甚解”也是可能的,但在“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总体进程中偶尔“追求甚解”,那是一种美妙的过程。

课后练习

1.课堂讲授有哪些类型?

2.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课堂讲授技能不同类型间有什么差异?

4.课堂讲授中语言的规范性对于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5.试运用本章所学知识,从自己的学科中任选一课进行课堂讲授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