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油安全与储备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石油安全与储备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石油储备制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加快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势在必行。也有观点认为,石油安全应包括石油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这两个方面,亦即石油的经济安全和石油的生态环境安全。长期石油安全关注石油供给渠道的多元化以减少石油供给风险,保证石油持续稳定供给,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

石油安全与储备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广义语境上的“石油安全”包括供给安全、需求安全、价格安全、储备安全、通道安全和设施安全,其中储备安全为核心要素。我国石油储备制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加快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势在必行

(一)石油安全

对于“石油安全”的概念,目前有不同的定义。有观点从石油贸易的角度定义石油安全,认为石油安全是指石油进口国始终处于一种能够以适当的价格和数量连续不断地获得外部石油资源,以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状态。[6]有观点认为,石油安全即一国拥有主权,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7]有观点认为,保障石油安全就是要减少石油消费量和进口依赖。也有观点认为,石油安全应包括石油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这两个方面,亦即石油的经济安全和石油的生态环境安全。[8]国际能源署(IEA)认为,石油安全是保证在成员国内达到经济持续发展的速度最高、就业范围最广、人民生活水平最大改善、国家财政尽可能稳定,进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石油安全保障。在2004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报告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石油安全即保障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石油供应。[9]本书认为,石油安全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国有能力以合理的价格、通畅的渠道、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的状态。[10]石油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一国的能源安全状况,甚至由于石油在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即为石油安全。[11]

广义上的“石油安全”包括供给安全、需求安全、价格安全、储备安全、通道安全和设施安全。[12]在时间维度上,石油安全可分为短期安全和长期安全。短期石油安全关注石油价格的短期趋势和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系统的冲击和影响,寻求减少由石油价格波动所产生的经济代价的方法。长期石油安全关注石油供给渠道的多元化以减少石油供给风险,保证石油持续稳定供给,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13]

在我国,石油安全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益凸显。具体表现为:石油进口来源地过于单一和集中,主要进口国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曼、也门等局势动荡的中东国家,存在较大的政治风险、运输风险和供应中断风险;尽管已决定分期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周边地区局势和石油进口通道存在安全隐患,美国的“太平洋锁链”、印度的“印度洋控制战略”等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也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14]能源供给合同多变;节能技术相对落后。[15]

(二)石油储备

石油安全在本质上属于公共利益问题。“单个进口商在做出商品进口决策时,一般不会将国家安全的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当一种产品进口量与本国生产量之间的均衡由市场决定时,一般会导致对进口的过度依赖。”[16]在此情形下,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就成为抵御风险、保障安全、平衡供需、抑制油价,从而确保石油安全的重要措施。(www.xing528.com)

石油储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石油储备”,包括石油资源储备、油田产能储备和石油实物储备。[17]本书所称“石油储备”是狭义上的概念,即石油实物储备,即一国政府、特定机构和企业依法建立的,能够随时投放市场的全部石油库存的总和。石油储备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公共性和可动用性等特征。[18]

各国石油储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政府储备,此类储备纳入中央政府财政预算,专门用作应急目的;企业储备,包括义务储备和商业储备;中介组织储备,即由公共或民间团体组织承担的应急性石油储备。

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的石油储备情况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仅有企业储备的国家,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希腊、意大利、卢森堡、新西兰、葡萄牙、瑞典、瑞士和土耳其等净进口国家,以及加拿大、挪威和英国等净出口国家;第二类是兼有企业储备和政府储备的国家,包括日本和美国两个净进口国家;第三类是兼有企业储备和中介组织储备的国家,主要包括捷克、芬兰、法国、匈牙利、荷兰和西班牙等净进口国家,以及丹麦等净出口国家;第四类是兼有企业储备、中介组织储备和政府储备,如德国、爱尔兰等国家。[19]

(三)我国石油储备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显著提高。所谓“石油对外依存度”,是指一国所消耗原油和成品油依靠外来进口的程度。1993年,我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1996年又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到200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约1.3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40%以上。[21]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于2010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10 595.6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7.4%,对外依存度达54.52%,比上年同期提高5.6%。研究表明,到2020年,按照最低方案预测,我国石油消耗总量将达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从总量来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石油消费增长水平将远远超过世界石油消费平均增长率。[22]

为此,我国“十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目标。国家石油储备库工程于2003年启动,[23]目前已经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储备设施,但布局较为分散,结构不甚合理,政府储备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的需要。[24]同时,我国国内石油市场不断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冲击,对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上升,利用外部石油资源也面临激烈的竞争。[25]为此,我国有必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