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趣谈》: 马鞭和亮相的艺术形式

《京剧趣谈》: 马鞭和亮相的艺术形式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剧趣谈》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城北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还流露出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学生观看“对打”和“刀(枪)下场”的京剧视频,进一步感受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

《京剧趣谈》: 马鞭和亮相的艺术形式

沈建秋

教材分析

单元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京剧趣谈》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城北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还流露出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这篇课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是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马鞭》任务卡、《亮相》任务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直接导入,初识京剧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京剧,被誉为“国粹”,谁能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学生读材料,了解作者。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求学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国家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梅兰芳与二十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

预设: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京剧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引出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走近京剧

1.关注学习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你读读学习提示,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提炼关键问题:默读课文,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京剧的哪些艺术特色?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

(2)学生交流,明确:课文介绍了京剧的道具和表演方式。

三、研读《马鞭》,深探京剧

1.研读重点句,了解马鞭。

(1)默读第1自然段,根据《马鞭》任务卡,找相关信息,完成任务一。

(2)反馈交流。

(3)重点研读“好处”。

聚焦句子一: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①指名读,引导学生感受自由。

②聚焦“可以……可以……可以……可以……”,进一步感受自由。(www.xing528.com)

③句式训练:“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关注分号的用法及表达效果。

④学生朗读提升。

聚焦句子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①指名读,谈感受。

②拓展练习:

③交流反馈:皇帝骑马一般用黄色的马鞭,西楚霸王骑乌骓马用黑色的马鞭,吕布骑赤兔用红色的马鞭,刘备骑的卢用白色的马鞭,穆桂英桃花马用粉色的马鞭……

预设:在此环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寻求答案,所以教学时教师采用边读边悟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牵引,适时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感知文本的内容,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2.体会京剧中的道具艺术。

(1)学习活动。

①默读第2~3自然段,圈出文中介绍的道具,完成任务二。

②小组交流京剧中道具的艺术特色。

(2)交流反馈。

(3)小结:通过《马鞭》,我们知道了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场景让人想象到真实画面,也就是“虚实相生”。(板书:虚实相生)

四、自学《亮相》,感受京剧

1.自主梳理,提取信息。

(1)自学《亮相》,完成《亮相》任务卡。

(2)反馈交流。

2.指导朗读。

(1)选取《亮相》中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自由练读。

重点句子1(静态亮相):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重点句子2(动态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2)学生观看“对打”和“刀(枪)下场”的京剧视频,进一步感受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

思考:用什么样的语速和语气来读更能表现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的特点?

(3)配音合作朗读:男生读静态亮相,女生读动态亮相,在对比中深入感受动静结合之妙。

3.小结:通过学习《亮相》,我们发现京剧表演艺术还有着动静结合的特点。(随机板书:动静结合)

五、回顾拓展,想象京剧

1.观看《马鞭》及《亮相》视频。

(1)学生试着将自己看到的画面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同时展开合理的想象加以补充。

(2)畅谈京剧。

2.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京剧“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艺术之美。同学们还分享了与京剧相关的很多有趣的知识,了解了许多京剧艺术形式及特点,课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继续深入学习。

板书设计

课前任务单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