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流通时间与费用

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流通时间与费用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流通时间是实现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条件。图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加大剥削后所催生出的大量童工资本在流通领域内耗费的各种费用叫作流通费用。流通费用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又叫作纯粹流通费用;另一类是生产性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进行而产生的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主要有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

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流通时间与费用

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价值增殖的运动过程中,商品就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货币。商品生产者在簿记时,要耗费一些劳动和劳动资料。这些耗费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必须从生产时间和劳动资料中扣除,但这种消耗是完全必要的。

资本通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两阶段的运动,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的。资本耗费在生产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耗费在流通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就是资本完成循环过程的全部时间。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流通时间是实现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条件。在流通领域内,资本有两个流通过程:一个是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的流通过程,一个是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的流通过程。在这两个流通过程中,资本不是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而是执行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因此,流通过程中的资本既不能生产商品,更不能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的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互相排斥的,在同一时间内,同一资本不能既处在流通时间同时又处在生产时间。如果总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每次都是一下子由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那么,当资本停留在流通过程的时候,资本的生产过程就会中断,从而资本的自行增殖也就中断。另外,生产过程的更新是由资本流通时间的长短快慢决定的,资本的流通时间越长,生产过程的更新也就越慢。如果总资本的各个不同部分是相继通过循环的,总资本的各个不同部分是依次通过循环各个阶段的,资本的各组成部分在流通领域内停留的时间越长,流通领域内占据的资本就越多,而在生产领域内执行生产资本职能的资本就越少。资本流通时间的长短,对于生产时间的长短,或者说,对于一定量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大小,以及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起着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流通时间越短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生产效率就越高,从而资本的自行增殖程度就越大。

所谓价值增值,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图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加大剥削后所催生出的大量童工

资本在流通领域内耗费的各种费用叫作流通费用。流通费用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又叫作纯粹流通费用;另一类是生产性流通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由资本的价值形态变化所引起的费用,主要有买卖时间和簿记。

买卖时间 资本由商品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转化和由货币形式到商品形式的转化,这同时就是资本家的买卖行为。资本为完成这种形式转化而耗费的时间,就是买卖时间,这是资本家经营时间的一部分。

买卖行为 买者和卖者之间达成交易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买卖时间并不能创造价值,它只能把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买卖商品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或劳动,尽管这种劳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这种劳动既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也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在商品交易中,如果实行等价交换,不管是在买者手里还是在卖者手里,商品的价值量都不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商品的存在形式。如果是不等价交换,转化了的商品其价值总额仍旧不会改变,因为一方的增加就是另一方的减少。如果商品生产者直接从事商品买卖,那么,他在买卖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或者是利用他的生产间歇时间,或者只能损失他的生产时间。因此,用在商品交易上的买卖时间,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它只是一种纯粹的流通费用。

簿记 流通费用除了耗费在买卖时间上外,还耗费在簿记上。簿记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和算账,从而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记录和核算的一种活动。簿记一方面要耗费物化劳动即劳动力,另一方面要耗费劳动资料,如钢笔墨水、纸张、写字台、事务所等。(www.xing528.com)

资本作为不断运动着的价值,首先是以货币的形态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的头脑中。资本的循环运动,无论是在生产过程还是在流通过程,都是由簿记来确定和控制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价值增殖的运动过程中,商品就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货币。商品生产者在簿记时,要耗费一些劳动和劳动资料,这些耗费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必须从生产时间和劳动资料中扣除,但这种消耗是完全必要的。耗费在簿记上的费用和耗费在商品买卖上的费用都是非生产性消费,因而归入纯粹流通费用。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自己行使簿记的职能,还是簿记独立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簿记的职能性质都不会改变。

簿记费用和买卖商品的费用都属于流通费用,但是,簿记费用同单纯买卖商品的费用毕竟有一定的区别。单纯买卖商品的费用,是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离开商品生产和商品买卖的地方,买卖商品的费用就不会发生。而簿记则不一样,只要商品生产存在,社会就需要簿记。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化的规模发展,簿记就越是重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手工业生产和农民的分散生产。同样,簿记对社会公有化生产的重要性,大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性。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簿记的专业化,簿记的费用会越来越少。

生产性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进行而产生的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主要有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

保管费用 纯粹的流通费用是由价值的单纯形式变换而产生的,它不增加商品的价值。但保管费用的性质则不同,保管费用产生于生产过程,它是为保存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产生的费用。因此,保管费用会增加商品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持续性,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要保管这些储备物品,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当产品作为商品资本停留在市场时,也就是说,当产品处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之间的间隔时间时,就形成商品储备。商品资本作为储备形式的商品,在每一个循环中出现两次:一次是在售卖阶段,它是资本本身的商品;另一次是在购买阶段,它被购买后将转化为生产资本。如果没有商品储备,商品在被生产出来以前,就不能售卖,也就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那么生产过程就会发生中断。因此,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也要求一定量生产资料不断出现在市场上,也就是形成商品储备。但是,商品资本要作为商品储备停留在市场上,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例如,商品储备需要有建筑物、栈房、储藏库、货栈,这需要一定的保管费用。同时,商品储备还要为仓库保管员、搬运工人支付劳动力报酬。另外,在商品储备期间,商品还会耗损。因此,资本以商品资本形式而作为商品储备的期间,会产生一定费用,因为这些费用产生于流通领域,所以算作流通费用。但这些流通费用同纯粹流通费用有区别,这些流通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变贵。

运输费用 运输是使产品发生场所变换,即产品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实际运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产品就是商品,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是在资本循环和商品形态变化中完成的。因此,商品运输和商品流通是互相联系的。但二者也并非不可分离,没有商品的物理运动即商品运输,商品也可以流通。同样,没有商品流通,甚至没有直接的商品交换,产品也可以运输。例如,在房屋买卖中,房屋是作为商品流通的,但是它并不经过运输。又如棉花生铁之类的商品是可以移动的,在交易过程中,虽然经过许多流通过程,买卖也几易其主,但它们还是留在原来的货栈内。因为,在这里进行循环运动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物品的所有权证书。另一方面,在某些地方,虽然社会产品不进行商品流通,也没有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但是运输业还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品储备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图为19世纪英国一个堆满布料的仓库

由于商品运输发生在流通领域,运输费用就表现为流通费用的形式。但是,运输费用的生产性质并不会因它表现为流通费用这种特殊形式而改变。商品运输的目的是为了使商品进入消费领域,从而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运输业就成为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耗费在运输业上的资本价值就会转移到所运输的商品中去。既然运输业具有生产性质,那么,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运输业。运输费用转移到所运输的商品中去的规律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由运输追加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就越小,商品运输的距离越长,由运输追加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就越大;反之,运输业的劳动生产率越低,由运输追加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就越大,商品运输的距离越短,由运输追加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就越小。

简单地说,商品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就是商品运输。运输业一方面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成为产业资本的一个特殊投资领域。另一方面,运输业又成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延伸和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发挥它的生产性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