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 理论与实践》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 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实证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有效性的相关实证。Colin探讨了金融部门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减贫的贡献。Leila研究1990—2012年间中东和北非8个国家的金融发展与减贫之间的关系[15]。Ficawoyi研究了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程度。但是多边金融机构似乎对贫困没有任何影响,无论所用贫困的程度如何。尽管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并不一定有利于新兴国家低收入者。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 理论与实践》

随着实证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有效性的相关实证。Colin(2000)探讨了金融部门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减贫的贡献。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是制约扶贫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需要制定旨在纠正这些金融市场失灵的公共政策,以确保金融发展有效地促进增长和减贫[14]。Leila(2014)研究1990—2012年间中东和北非8个国家的金融发展与减贫之间的关系[15]。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对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来说,国内信贷占私营部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显著和积极的。对于整个样本来说,穷人获得信贷的可能性仍然是一项挑战。Ficawoyi(2016)研究了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以人口比例和贫困差距衡量贫困程度时,银行信贷可以降低贫困。但是多边金融机构似乎对贫困没有任何影响,无论所用贫困的程度如何。也就是说,虽然银行有一定的能力减少贫困,但至少在总体水平上货币金融机构没有[16]。Unal(2016)研究银行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减少新兴国家的收入不平等和贫困。尽管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并不一定有利于新兴国家低收入者。无论是银行还是股市,在减贫方面都没有发挥重要作用[17]金融监管政策作为公共干预的一个关键领域的作用,在促进金融部门减贫贡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金融部门的快速增长并一定会降低贫困率,关键在于在减贫过程中,政府能否促进资金从金融部门流向特定人群,以及信贷获得的公平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信贷的可得性。同时,金融机构数量越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扶贫效果越好。在金融机构数量较少时,随着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扶贫效果趋向显著;但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可能减弱扶贫的效果并带来效率的损失,同时,还会严重挫伤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及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