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比较分析结果

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比较分析结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OECD国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别相对要小,最高比例的韩国2.7%与最低比例的土耳其0.0%之间只有2.7个百分点以上。以WEI计划国家为例,中小学阶段的私人教育支出占GDP的1%,而高等教育阶段的私人教育支出只占GDP的0.5%,前者是后者的2倍。此外,除了上述两个最典型的国家群之外,北美几个国家在私人教育支出水平上也比较相近。

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和分析世界主要代表性国家的教育支出和私人教育支出状况(数据见表7-4),可以发现世界主要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也包括其他教育支出)呈现出如下特征:

表7-4 世界主要国家公共和私人教育支出占本国GDP的比例以及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

续 表

说明:1为小学、中学和中学后非高等教育;2为高等教育。
数据来源:UIS/OECD.Financing Education-Investments and Returns(2002)[18]

1.私人教育支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重要的教育资金来源

在WEI计划19国中,私人教育支出平均已占本国GDP的1.7%,占本国全部教育支出的30.9%,成为这些国家教育资金来源中仅次于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支撑力量。OECD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平均占到本国GDP的0.6%,在本国全部教育支出中占10.9%,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明显要低得多。但其中几个最大的发达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并不是如此,如美国的私人教育支出平均占到本国GDP的1.6%,占本国全部教育支出的24.6%;日本的私人教育支出平均占到本国GDP的1.1%,占本国全部教育支出的23.4%;德国的私人教育支出平均占到本国GDP的1.2%,占本国全部教育支出的21.4%。上述发达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水平已经接近于WEI计划国家的平均水平。

2.发展中国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较高,且差异很大;发达国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较低,差异相对较小,而且若干发达国家基本上实行了个人免费接受教育

以WEI计划19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的1.7%)不但大大高于OECD国家(平均占GDP的0.6%),而且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差异非常大。从最高比例的巴拉圭和牙买加的占GDP的3.7%和3.6%,到最低比例的印度占GDP的0.1%,差幅达到3.6个百分点以上。而OECD国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别相对要小,最高比例的韩国2.7%与最低比例的土耳其0.0%之间只有2.7个百分点以上。对最主要的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比较,“八国集团”[19]成员中(不包括俄罗斯)私人教育支出比例最高的是美国(GDP的1.6%),与最低的法国和意大利(占GDP的0.4%)之间差距只有1.2个百分点。在若干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如芬兰、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国,私人教育支出甚至接近于零支出,基本上实行了教育的私人免费。而在发展中国家,与私人教育支出比例很高形成对比的是公共财政支出平均只占GDP的4.3%,又低于OECD国家平均占GDP的4.9%的水平。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较高,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较低;而发达国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较低,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较高,这是世界各国教育支出的一个主要特征。

3.不同教育层次的私人教育支出水平,由于不同类型国家的社会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状况或起步阶段,教育发展仍然以努力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为重点,受教育人口中的大多数还是以接受中小学教育为主。反映到私人教育支出上,就表现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阶段私人教育支出水平高于高等教育阶段的私人教育支出水平。以WEI计划国家为例,中小学阶段的私人教育支出占GDP的1%,而高等教育阶段的私人教育支出只占GDP的0.5%,前者是后者的2倍。而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发展的层次和成熟度也相应更高。因此大多数国家的高中教育已经普及,目前处于努力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都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反映到私人教育支出上,就表现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阶段私人教育支出水平基本与中小学阶段私人教育支出水平持平。当然,在少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教育发展较早、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如智利、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出现了高等教育阶段私人教育支出水平超过中小学阶段私人教育支出水平的现象。

4.在各国私人教育支出水平上还呈现出“区域相近性”的特征

“区域相近性”特征是指处于相同地理位置或地缘相近的国家,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和特征也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相近性国家群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欧州国家群。这个国家群成员众多,包括大多数欧洲国家(东欧国家除外),以北欧、中欧和西欧国家为典型代表,这一国家群的主要特征是私人不需要对教育进行投入,或只需投入很少的费用,基本实现了教育的私人免费。通过图7-6可以看出,欧洲国家群的众多国家私人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远远低于10%。另一个是中、南美国家群。包括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许多国家,如智利、牙买加、巴拉圭、秘鲁、阿根廷等国。它们的特点是私人教育支出水平都非常高,私人教育支出普遍都占全部教育支出的20%以上,占全部教育支出30%以上的国家数量也居世界前列。此外,除了上述两个最典型的国家群之外,北美几个国家在私人教育支出水平上也比较相近。由此可以断言,在私人教育支出上呈现出“国家群现象”不会只是偶然的,它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www.xing528.com)

图7-6 世界部分国家私人教育支出比例与人均GDP象限

数据来源:UIS/OECD.Financing Education-Investments and Returns(2002)。

5.中国与若干国家的比较,表明中国的私人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很高,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偏低,接近于中、南美洲类型与亚洲类型的混合类型

数据表明,中国的私人教育支出水平居于世界最高水平之列,私人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达到43.2%,该比例不但远远高于OECD国家10.9%的平均水平,而且比WEI计划国家30.9%的平均水平要高得多。这一特征与中、南美洲和东亚的几个国家相仿。与中国同样居于私人教育支出水平最高行列的中、南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包括:巴拉圭43.5%、智利43.1%、韩国39.7%、牙买加36.4%等。但是,中国又存在着与上述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其他国家的全部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比中国的都要高。上述几个国家中,巴拉圭是8.5%、智利是7.2%、韩国是6.8%、牙买加是9.9%,都比中国的3.7%要高近2倍或以上。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偏低这一特点,与亚洲几个国家相仿,如印度尼西亚为1.2%、印度为3.3%、泰国和日本为4.7%等(见表7-4和图7-7)。因此,中国的私人教育支出水平可以说属于中、南美洲类型和亚洲类型的混合类型,甚至也可以认为是兼具了中、南美洲和亚洲若干国家在教育支出方面的缺陷。

图7-7 若干国家教育支出(按来源和教育层次划分)相当于本国GDP的比例

资料来源:表7-4。

那么,世界主要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所具有的以上特征,其背后蕴含的主要成因是什么呢?本研究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如前所述,各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高等级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使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教育费用不断增加的压力。因此许多国家(发展中国家居多)越来越依靠增加私人教育支出数量、扩大私人教育支出比例的方式来应对教育投资不足的困境。

第二,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是影响本国私人教育支出水平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国家财政资金雄厚,公共教育财政资金相对充裕,就不需要太多私人支出来资助教育,从而私人教育支出水平通常更低一些;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经济实力弱的国家情况与此相反,因而私人教育支出水平通常更高一些。图7-6的数据能够清楚地证明这一规律,该象限图的左上方四格的15个国家人均GDP都大于15000美元,这些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都低于20%,占所有被调查国家总数(36个)的42%以上;象限图的右下方四格的8个国家人均GDP都小于15000美元,这些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都大于20%,占所有被调查国家总数的22%;以上两种类型的国家就占了全部被调查国家的64%以上,是象限图上国家分布最密集和典型的区域,代表了一般规律。当然,也有少数国家的状况不符合上述规律,之所以出现这种特例是由于这些国家还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

第三,教育投资的不同分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和侧重点的不同。教育政策对教育投资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条思路分析:(1)一国对免费教育的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和实施,包括实施的范围、覆盖的受教育人数和教育阶段等。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印度,从图7-6可见,印度的人均GDP只有2248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也属于较低水平,但该国的私人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低于10%,与最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其主要原因就是印度国家和历届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和支持,并以宪法的形式对教育投资予以保证。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宪法规定,国家要尽力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到14岁;宪法还规定教育经费主要从国家预算、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经费中拨款,各地社团组织也可提供适当的教育费用。因此该国中小学教育基本实现了免费教育。印度的大学收费也是非常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资。1998年印度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是3.8%,2003年达到5%,2006年预算比2005年提高了31.5%,政府承诺在未来几年内比重将提高到6%[20]。(2)一国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侧重点是什么。有的国家教育投资主要在初等教育,如菲律宾等国;而许多国家更侧重投资高等教育,如中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的一个大学生的教育费用是一个小学生的12倍~16倍。当公共财政资金投资方向偏于某一类教育或教育阶段时,其他类型和阶段的教育就可能由于财政教育投资不足,而需要私人教育投资来补充。(3)私人教育支出水平经常与一国的学校种类有关。公立学校收费一般低于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和经济完全独立的私立学校,当一国学生在私立学校就学人数较多时,一般私人教育支出就较高。例如,南美洲许多国家的私立学校就占较大比例,从而使其私人教育支出水平普遍很高。此外,学校学费的标准由谁来确定并监督,也会对私人教育支出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一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也会对该国的私人教育支出水平带来深层次的影响。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等看似是无形的,但它们比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法律具有更强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其作用可以比喻为人体的“DNA”对人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它们对一国的教育投资及私人教育支出状况的影响更长期和稳定。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对一国或多国的私人教育支出产生重要影响的实例是普遍的、显而易见的。欧洲国家,尤其是中、西、北欧诸国在私人教育支出水平上普遍很低,其原因除了它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外[21],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等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发祥地(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也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欧洲的现代学校在创办之初是由教会和一些社团创办的,但随着各国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由国家政府出资举办公共性质的教育成为各国的共识和实际行动。“教育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投资创办,而不应该由个人承担”成为所有欧洲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习俗。而且随着“二战后”许多欧洲国家实施了高福利的社会政策,教育作为公民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国家、政府、社会的应尽职责。个人不必为接受教育付费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并影响至今。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东亚国家(包括一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它们在历史上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认为家庭对孩子教育投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和“正确”的选择。而国家、社会对教育支出的作用被明显弱化。这种历史和文化习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存在着,并对现今上述几国的政府和民众仍然产生着影响。其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在这些国家中,虽然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但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水平和比例都非常高(见图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