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与实践

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与实践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探究课的教学指导环节包括:确定学习组织形式选择探究主题——设计实施方案组织方案实施——撰写探究报告形成探究成果。正是基于探究课程的要求较高,师生共同学习的难度比基础课更有难度,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再次,探究主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和学生认知水平匹配才能开展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与实践

由于探究课教学活动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合作性更强,对教师文化、学术水平及组织、研究、指导能力等提出了要求,所以教师要从知识层面,组织指导层面等角度使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具体而言,探究课的教学指导环节包括:确定学习组织形式选择探究主题——设计实施方案组织方案实施——撰写探究报告形成探究成果。探究主题选择可以采用学生自选、师生协商、教师提供三种形式。方案设计主要包括探究的原因、探究主题的意义与目的、探究方法的采用、探究的过程等。方案实施是根据设计的方案步骤组织的探究活动,包括每次活动的安排、记录、小结、反思等。探究报告的撰写有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文献资料、分析报告、项目设计报告等。探究成果包括每个单元主题内容探究的过程资料和结果资料。

正是基于探究课程的要求较高,师生共同学习的难度比基础课更有难度,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按照探究课的流程环节,我们从分组准备和探究实施过程两个维度,提出具体策略和技能方法。

(一)分组准备

探究课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分组准备对于探究课的实效性至关重要。分组时,一般可以采取自由组合、就近组合和选择组合三种形式。

1.合理分组,提高参与度

在小组的成立过程中,一般较常采用学生自我组合和教师按座位等原则规划小组,容易出现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因此,一要做好小组成立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成立小组,怎么样的小组才能有战斗力;二要成立小组前定好小组成立原则,比如:确定好小组成立的人数限制、男女搭配的比例等;三要灵活处理个别问题,比如有时一组1-2人,人数过少,有时一组7-8人,人数相对较多,对人少的小组要允许其存在,对人多的小组,要提醒学生遵循小组成立原则,阐明理由,予以相应调整;四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小组成员角色及职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的需要,从而决定小组的组成。

2.确定组长,提高管理力

由于小组合作是探究课的最主要学习形式,所以选择一个富有责任心,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做组长有利于探究学习的展开。因此,在教学组织中,确定小组的组长,明确组长职责,关注组长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在选举组长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组长一般由组员民主选举产生,在选择组长之前,应该公布组长的职责,如组内分工探究任务,评价每位组员的学习情况,保管组内学习资料包,建设小组文化等。

②起始年级会存在有同学自告奋勇担任组长的情况,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③在学习小组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可以在不同的时段尝试组长轮换制,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

④赋予组长组内分配探究任务以及期末评定组员学习等权利,以帮助组长提高其在组内的威信。

3.建设小组文化,增强学习效率

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小组,一定有通过组员认可的小组行为规则和行为取向,这些就是一个小组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小组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对于小组文化的建设,要予以重视。

①制作小组铭牌:标明小组名称,适当增加小组其他详细信息,如小组口号等,在每节课上课时放于课桌上,这样既有利于上课时老师和同学能清楚地叫出小组名,也时刻提醒组内成员的集体意识。

②制作小组抢答牌:抢答牌形式多样,目的是在课堂中进行小组交流时或需要回答问题时,通过抢答牌代替传统的举手。因为抢答牌的举起代表的是小组,小组的组员都可以担任举牌和回答的任务。在班级交流时,可以投票选出优胜小组,鼓励小组积极发言与交流。

③制备学习资料包:一种学习档案袋。因为探究课没有既定教科书,需要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因此需要收集学习资料。如果每节课将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入学习资料包,长期就会形成较为丰富完备的学习档案袋,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探究课的学习成就感

④制作组员档案:形式不限。对小组成员的基本情况、特长及优缺点进行介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小组集体荣誉感。

4.协调小组差异,强化协同性

由于学生个性鲜明,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不同,组与组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分组准备时,要注意:

①根据各组的特点对小组成员进行微调,同时注意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先个别交流,听取学生本人的意见等,因为被调整的同学可能有些疑惑。

②教学设计时应当建立分层目标,根据各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小组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

③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小组可以以课后拓展的形式对其提出高层次的任务和要求,当他们完成以后,可以给予他们全班交流展示的机会,这时引导学生侧重于展示通过小组共同努力完成拓展任务的过程,让其他小组有榜样可依。

④可以采用“联合小组”的方式,即在一段时间内将能力和特长可以互补的小组两两结队,让他们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有效性,也解决了交流展示阶段受时间局限的问题。

(二)探究实施过程

1.引导确定探究主题

探究课能否得以开展,在于探究主题是否合理,那么如何引导小组或个人在单元主题下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是探究课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精心进行课前准备,做好情境的创设和课题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在确定主题时,要兼顾几个问题:

首先,探究主题要达到使学生感到诧异的效果,只有对主题的诧异能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使学生的认知状态由平衡转向失衡,促使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就能唤起其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其次,探究主题要涉及一定的科学原理,要使学生感到这一探究主题是可触的。所以主题的内容应是学生所熟悉的,但又要以不熟悉的方式来创设。比如可以让初中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生活进行观察与体验,运用这些素材,准备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引导学生去发现校园中与学生生活贴切的问题、现象,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与教师讨论中确定选题。

再次,探究主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和学生认知水平匹配才能开展探究活动。因为,当探究主题过于容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存有它涉及的所有相关概念时,学生只需同化,不具开展探究的价值。而当探究主题过于抽象,学生对探究主题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一无所知时,又无从找到开展探究的切入点,探究兴趣会荡然无存。(www.xing528.com)

最后,主题的设置要精简扼要,涉及的重要变量相对要少。探究主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找到探究方向和目的。如果设置过于繁杂的主题,反而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阻碍他们的探究自主性。

2.引导制订探究计划

学生现有的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思考能力都不全面,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学生就很可能找不到正确的探究方法和偏离探究的方向,使实践活动达不到目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必须让学生学会制订具有操作性的探究计划,以规范学生的探究实践过程。解决方法建议教师先通过一个活动主题举例,举出以前学生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计划实例,在学生掌握了之后,再让他们自行设计。比如初次接触调研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制订问卷调查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并能依计划进行探究。那么,教师就需要首先对问卷调查计划有所了解,进而获取资料,经过思考与加工,针对学生特点与探究的方向、内容进行调整;接着,引导学生试着根据自己小组所要调查的对象、范围进行探究计划的初设定,再通过课堂的交流、整理;然后,再根据各小组的调查计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形成问卷调查前先制订计划的良好习惯。

3.引导聚焦探究过程

学生在探究新鲜事物时,常会把精力集中在内容和结果上,对于过程往往忽视,对于寻找信息的方式和过程及结果的联系,更是缺乏逻辑性,单纯受直觉控制。比如,他们不清楚在决定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检验复杂假设之前,应该先分析出情境中的问题。因此,探究课要引导学生聚焦探究过程,加强活动的意识性。

(1)使学生熟知分析因果关系的结构

首先,教师要使儿童熟知分析因果关系的结构。萨其曼认为分析因果关系往往会涉及事物、系统、条件、事件以及特性等因素。事物是分析因果关系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是指问题情境中所有可以彼此区别开来的物质;系统是相互间有联系事物的集合体,人们可以分别讨论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的特性,也可从整体来讨论系统本身的特性;条件是事物或系统存在的维度,它是可改变的,也可通过观测直接来确定,只有通过对变化着的条件的研究,学生才能学会确定新变量以及它们跟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事件是条件变化的结果,可从实证的角度来确定必要条件;特性是事物或系统的本质属性,对某事物的特性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对它所涉及的事件做出猜测,学生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验性地确定事件或系统的特性。因此,教师需在学生进行探究时对学生进行探究训练的指导,教会学生归纳和使用上文所述因果关系结构。

(2)要促使儿童了解与掌握探究因果关系的一般程序,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分析问题情境。在这一阶段里,为了更多地了解事物和系统的特性,首先得让学生学会分辨出问题情境中不同的事物与系统;接着要让学生学会确定事物和系统的条件,不仅需要观测它们的条件,还得观测两个不同时间点条件的变化;最后要教学生绘制问题情境分析图表来记录自己获得的数据。在图表中,横向排列的条件与事物、系统相对应,纵向排列的条件与每个新自变量事件相对应。这样可简化变量的比较,发现新关系的可能性增加。

第二阶段是确定与问题情境相关的变量,可以分为两步。一是确定与事件相关的变量,二是确定问题情境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是引入关系模式,这一阶段没有固定模式,起到探究启发的功能就可以。比如知道问题情境存在的必要条件后,能对它的发生进行猜测与控制。但是,如果要对问题情境做出合理的解释,首先还得发现是什么物理原则或规律在支配着这些变化的发生,学生可根据自己原有的概念体系对问题情境中所存在的关系模式进行假设,随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检验。当假设得以证实时,对问题情境的合理解释也就形成了。

三个阶段有逻辑顺序,在探究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程序,聚焦探究过程。

4.科学评价探究结果

探究课的评价至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实施过程中的作品交流、展示;另一部分应是学期或学段后的综合评价。在评价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才有利于探究活动的持续开展与有效进行。

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经常请其他小组或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以此来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但中小学学段的学生缺乏有效客观评价作品的能力。比如各小组成员在聆听其他小组介绍时,没有先冷静地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表现的优点和缺点,在不清楚自己优点和缺点的情况下,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因此,在探究课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评价前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应该符合什么样的要求。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相关见解,然后归纳全班同学的意见让各小组根据意见思考、设计评价量表,并及时下发半成品的评价表,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评价作品的能力。

由于探究课的特点,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很难对小组组员的学习情况一一了解,详细把控,如何在学期或学段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综合评价,是一个难点环节。可在一学期学习过程中,请每个小组设计一张记录表,如表6-6所示。针对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和做作业的态度做好适当的记录,在学期结束时每个小组根据组员一学期的表现对组内同学的分数进行评定。这样的记录在学期结束时,可以给老师很好的参考。

表6-6 学习记录表

同时设置以下评分表填写原则:

①“小组起评分”为老师根据每组学生本学期课堂表现和学习资料包内资料积累情况给出,小组内可通过“组内调节分”根据组内实际情况给个别同学进行增减,以+X、-X表示,总和为0,最高每人不超过10分;

②课堂感悟、学期总结自评满分为4分,依次是3、2、1分,互评在组内完成,记分方式同自评;

③积分券兑换,每券为3分,根据实际情况加给组内相应成员;

④小组表扬单不另外记分,在小组起评分中已经有所体现;

⑤等第折算按照以下原则:总分90~100为“优”,75~89为“良”,60~74为“合格”,不满60分为“须努力”,最终成绩总计由老师和课代表合作完成,总分计算原则待定。

同时设置以下评分表填写原则:

①“小组起评分”为老师根据每组学生本学期课堂表现和学习资料包内资料积累情况给出,小组内可通过“组内调节分”根据组内实际情况给个别同学进行增减,以+X、-X表示,总和为0,最高每人不超过10分;

②课堂感悟、学期总结自评满分为4分,依次是3、2、1分,互评在组内完成,记分方式同自评;

③积分券兑换,每券为3分,根据实际情况加给组内相应成员;

④小组表扬单不另外记分,在小组起评分中已经有所体现;

⑤等第折算按照以下原则:总分90~100为“优”,75~89为“良”,60~74为“合格”,不满60分为“须努力”,最终成绩总计由老师和课代表合作完成,总分计算原则待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