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成果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殖民统治时期,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移民现象很少。196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生效。1945—1970年,东南亚地区尚未形成大规模区内移民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各国相继独立后,重新划定边界,加强管理,减少了区域内人口的流动。加之广播、电视和其他大众媒体的传播不畅,使得东南亚各国人民对外部了解有限,移民意愿不强。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成果

欧洲殖民统治时期,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移民现象很少。此时,该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欧洲和中东各国。随后的日据时期,欧洲移民被迫离开东南亚,很多华侨也回到中国或到其他国家避难。20世纪50—60年代,除了东南亚的一些华侨华人因排华等原因回到中国外,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移民,主要是随欧洲殖民者返回欧洲或前往澳大利亚,这些国际移民大多与殖民者有各种联系,同时,随行的有少部分的留学生和劳工。这时期的东南亚国际移民还包括相当数量的留学生,他们主要是在科伦坡计划(Colombo Plan)资助下前往欧美各国,包括部分华人学生。[17]同时,美国还招募泰国劳工为美国的军事项目服务,随后又派遣这些劳工前往南越。在印尼,荷兰殖民者大批离去,随行携带一部分在印尼时的雇员,他们大多拥有一技之长并且信奉基督教,被带往欧洲各国集中投资和殖民活动的地区。[18]这些人中,有相当多的华人。

196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生效。根据条约规定,华侨凡属于双重国籍者,均按自动原则选择一种国籍。一批印尼华侨选择中国国籍后,陆续返回中国。1965年9月30日,印尼雅加达发生了由苏加诺(Bung Sukarno)总统卫队营长翁东(Untung)上校领导的军事政变,试图从右派手中夺取陆军领导权。时任印尼总统的苏加诺由于政治立场倾向社会主义阵营,被支持西方的苏哈托(Haji Suharto)推翻。苏哈托随即在全国策动反共大清洗,导致大量华人被当作共产党员处决,大量华人被迫离开印尼,到海外生活

此外,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文莱的一些穆斯林教徒,离开居住国前往麦加朝圣,少数人或留居中东地区。(www.xing528.com)

1945—1970年,东南亚地区尚未形成大规模区内移民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各国相继独立后,重新划定边界,加强管理,减少了区域内人口的流动。同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和移民成本较高,容纳移民的空间有限。加之广播、电视和其他大众媒体的传播不畅,使得东南亚各国人民对外部了解有限,移民意愿不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