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亚华人的海外移民: 二战后的移民史

东南亚华人的海外移民: 二战后的移民史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时期世界移民输出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量欧洲人随着殖民扩张和寻求经济增长所需的商品和资本,移民到全球各地。这一时期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工业化的进程从欧洲迅速扩展到欧洲人在亚非拉各大洲的主要殖民地或由欧洲移民为主建立的国家,北美和拉丁美洲是欧洲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东南亚华人的海外移民: 二战后的移民史

1.世界移民历史的基本脉络

大体而言,现代国际移民历史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移民(1500—1800年)。这一时期世界移民输出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量欧洲人随着殖民扩张和寻求经济增长所需的商品和资本,移民到全球各地。为巩固和扩大其殖民地,掠夺当地资源,为欧洲日益增长的重商主义经济提供原料,欧洲殖民者除了派遣武装人员、行政官吏、传教士外,还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过去300年里,欧洲移民广泛分布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1]此阶段的移民通常被分为四类:大量的农业移民、少量的管理人员和工匠、较少的企业家(开设工厂为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罪犯移民(遣送至海外殖民地接受处罚)。欧洲人通过武力扩张,在非洲、亚洲、美洲建立广袤的殖民地,也为欧洲移民开拓了足够的空间。第一阶段的欧洲移民多为配合殖民扩张,这些移民是殖民地管理和开发的主角,是殖民地的统治阶层或上层居民。

第二阶段:欧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800—1914年)。这一时期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工业化的进程从欧洲迅速扩展到欧洲人在亚非拉各大洲的主要殖民地或由欧洲移民为主建立的国家,北美和拉丁美洲是欧洲移民的主要目的地。资本主义完成了从手工业阶段向大工业的过渡后,紧接着在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移民呈现出历史上空前的盛况[2]欧洲的大规模移民较为普遍,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移民情况发生,主要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这对19世纪和20世纪初欧洲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变革影响深远。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亚洲也出现大量人口国际迁移的现象。19世纪中叶黑人奴隶制取消后,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和印度的契约劳工制,这些契约劳工主要被输送到欧洲人的殖民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中国海外移民多为契约劳工,20世纪初期以后才为自由劳工所取代。[3]

第三阶段:世界大战期间及前后的国际移民(1914—1960年)。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发生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1937—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一战中断了欧洲向外移民的高潮,战后移民虽有所回升,但规模只及战前的1/3。1910—1914年,前往美国的东南欧“新移民”占移民总数的4/5,1921年及1924年美国制定了限制移民入境的政策,将东南欧配额降至1/5,移民人数因之大降。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国际的普通经济移民几乎中断,而政治性移民空前增加。[4]

第四阶段: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960年至今)。20世纪60年代后的世界移民潮与之前的国际移民截然不同,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移民不再像工业化时期那样由少数欧洲国家流向少数欧洲人建立的定居地,而是真正具有全球规模,移民从范围上讲真正走向了国际化。从数量和类别上来看,移民输出国和移民接收国的数量和种类也增多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迅速增加。[5]在工业化时代,国际移民是从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转向人口稀少、经济正在崛起的新兴国家。然而,后工业时代的移民却是从人口稠密而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流向人口或稀疏或密集的后工业化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的向外移民在国际移民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而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迅速增加。[6]同时,移民目的地的数量和种类也增多了。除了大洋洲和美洲等传统的移民接收地区外,大航海时代以来一直输出移民的整个欧洲地区,现在都在吸收大量外来移民,尤其是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典、瑞士和荷兰等国。[7]它们在战后初期是从南欧招聘劳工的,后来转而从中东和北非大量招募“客籍劳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即使一直作为移民输出国的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也开始接收来自中东和非洲的大量外来移民。[8]1973年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迅速增长,波斯湾许多产油国由于劳工的短缺,也开始吸收外来劳工而成为新的移民目的地。[9]截至20世纪80年代,除日本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10]这一时期,传统移民接纳国的移民模式也经历了深刻变化,不仅入境移民急剧增加,而且主要来自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的国家,接收国大都采取限制政策,非法移民因而日益增多。(www.xing528.com)

2.当代移民潮的主要特点

与工业化时期国际移民的状况相比,后工业时期(1960年后)的国际移民潮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大部分移民来自资本少、劳力多、就业率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人口与经济的失衡现象造成严重的生存压力,与欧洲工业化时期的移民输出国主要为了求发展有很大差异。全球化催生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状况,不仅在国内普遍存在,国家间的差别甚至可能更大。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向外移民的意向,远比19世纪更强烈。

二是当代移民接纳国大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且国民教育程度高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由于资本的集中和科技的进步,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国民普遍具有从事高端行业的能力,本国劳动力向高端行业流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低端产业职位空缺。而且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低出生率和老龄化现象,劳动力短缺,需大量外来移民补充。对于当代发达国家来说,如果说在工业化时期,外来移民除从事低端行业外,还能被视为发展制造业和建立民族国家工业体系所必需的劳动力队伍的重要力量,而在后工业化时期,技术发展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甚至导致本地劳动力也大量过剩,外来移民除了少数高级人才外,受到多方的限制,通常只能从事“3D”工作。[11]

三是移民输出国和接收国之间在财富、收入、实力、发展和文化等方面的差距远比工业化时期更大。工业化时期的主要移民输出地——欧洲国家比移民目的地要先进。[12]他们的移民动机,很大程度是为了发展而非为了生存。后工业化时代巨大的发展差距乃至鸿沟,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生存和发展环境有巨大悬殊。无论是对图生存的移民还是图发展的移民来讲,发达国家都有比工业化时期更为强大的吸引力,导致更普遍和更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