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教师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语文教育界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和多年来世界范围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之争有着相通之处。近百年来,关于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质的争论时起时伏,以前有“文道”之争,近年来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这两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体现了“互补与交融”的思想。

高中语文教师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国语文教育界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和多年来世界范围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之争有着相通之处。

在西方教育领域,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是主流,尽管在不同时期它的具体内涵有一定的差异。从16世纪开始,随着反封建斗争的深入、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成功,西方社会思潮的基调是重理性、重功利、重实用,人的生活越来越理性化、模式化、程序化,有人公然著书宣称“人是机器”。科学主义思潮被推向极端,忽视了人的情感、态度和信念、理想,忽视了人文的主观性、价值性。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孵化了学校教育。从那个时代开始,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学校教育中,科学主义思潮占据了主流地位。这种思潮的产生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片面的主张:“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用于一切研究(包括哲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追求知识和信念”。这一思潮的工具主义学派认为:“概念、科学规律和理论,仅仅是帮助人整理经验、适应环境的工具或手段,有用即真理,成功证明手段合理,手段比目的重要。”教育中这样一些思潮片面重视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心灵的陶冶和道德感、责任感的启迪,剥夺了人的主体地位,压抑了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20世纪以前的中国,尽管“语文”也是人们的实用工具,对有的人来说,还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工具,但是语文教育尚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那时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过程。20世纪初,科学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语文教育也正式成为独立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显然增强了。近百年来,关于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质的争论时起时伏,以前有“文道”之争,近年来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考查两种意见的实质,主要就是“科学”和“人文”两种思想倾向在语文教育领域里的反映。“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www.xing528.com)

如今国内外众多领域的学者尽管由于观察角度与关注重心不同,对于“科学”“人文”问题的具体意见有所差异,但是,两种思想倾向的互补与交融,几乎已是学术界的普遍主张。这两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体现了“互补与交融”的思想。这一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凸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或者说两种倾向的存在及差异,这有利于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注意在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努力将两个方面的目标融合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