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拖延自控力训练计划:告别杂物干扰

拖延自控力训练计划:告别杂物干扰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压力与日俱增,李婉身心俱疲。再比如生活中一些很琐碎的事情也会让我们纠结:早饭吃什么好,今天穿什么衣服好。纠结看似是一件无伤大雅的事情,实则一直在消耗我们的元气。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针对“纠结”上做得很好。只有戒掉了纠结的坏习惯、收起那些耽误正事的杂物,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工作热情更加饱满,才有可能早日彻底摆脱拖延。

拖延自控力训练计划:告别杂物干扰

林子的手机里下载了很多APP,购物的、美妆的、娱乐的、文化的……他每天都要浏览很多遍,周六周日更是完全献给了手机。最糟心的是,每次当他打开电脑准备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把手机里面的APP全部刷一遍,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刷一遍手机里所有APP”的行为竟然成了工作之前必做的“仪式”。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据统计,当代人每天接收的信息相当于宋朝人一辈子的信息量,而绝大部分的信息是以手机等客户端做载体,通过互联网传播的。

林子在刷手机的时候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就连工作的过程中都会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刷一下明星微博,点开微信看一下有没有人给自己发消息,再刷一下朋友圈……时间一点一滴地流失了,工作却没有一丝进展。

像林子这样的人有很多,深受各种APP的困扰。本来手机的发明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现在却像是人们成了手机的奴隶,明知一遍遍刷手机会浪费时间,却总是忍不住。据统计,现代人每天点开手机的频率是平均三分钟一次。

最可怕的是,工作学习时,手机上的各类通知、淘宝、微博、与他人聊天等都会成为干扰,让人无法专注。可能你觉得碎片化的时间浪费了并不可惜,但实际上你的工作效率会因此大幅下降。当我们从一个专注的工作状态中抽离出来。进行哪怕只有五分钟的微信聊天,也很难进入原有的专注状态。大脑在任务与任务切换时需要时间来调整,才能够进入状态,各种信息无疑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干扰。

除了手机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偷走”我们注意力的东西,比如零食等杂物。

李婉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主要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每当她坐到桌前打开电脑准备工作的时候,总忍不住要先吃一些零食,或者把玩一会儿抽屉里的化妆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看似在电脑前一坐一下午,其实什么都没做。

任务一拖再拖,心里想着先吃一点东西补充能量吧,或者先看看娱乐新闻,也无伤大雅的。越是这么想着,拖延就越严重,焦虑和压力也蜂拥而至。

因为做自媒体的原因,李婉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私信,每天早上醒来微信都处于一种快要炸掉的状态,很难一一回复,又担心错过重要信息。于是,她养成了时时刻刻浏览手机的不良习惯,甚至在刷牙的时候都把手机揣在兜里,刷完牙就急匆匆拿出来看一眼。

压力与日俱增,李婉身心俱疲。

如何排除这些琐碎信息和杂物对我们的干扰,集中精力工作呢?(www.xing528.com)

这里提供了以下几点易操作的建议:

·工作时将手机关机,必要时用电脑登录社交账号

·卸载非必要APP,同种类型的只留下最好的那一个

·如每天有大量信息需要处理,可以规划好每天固定的时间回复消息。

·不断进行心理暗示,不要在无聊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回顾李婉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她总在无聊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比如零食、抽屉里的化妆品。另外,就是对时间的规划不科学,如果她能够像建议中提到的那样,每天固定好时间专门回复消息,生活节奏就不会被搅得一团糟。

其实,拖延不可怕,习惯性拖延最可怕。同样,刷手机不可怕,频繁地刷手机、在工作时间刷手机最可怕。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就成功了一半。把看似空洞的方法论践行到实际生活中,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纠结也会导致拖延。比如,好几份任务同时摆在面前,不知道先做哪一件事好。再比如生活中一些很琐碎的事情也会让我们纠结:早饭吃什么好,今天穿什么衣服好。纠结看似是一件无伤大雅的事情,实则一直在消耗我们的元气。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针对“纠结”上做得很好。他把衣服按顺序挂在衣柜里,每天早上醒来不用纠结,一周下来就按照衣柜里衣服的顺序穿。林肯是一个工作狂,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工作。他穿衣服的小技巧吸引了很多人争相模仿,少一点纠结就少一分拖延。

只有戒掉了纠结的坏习惯、收起那些耽误正事的杂物,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工作热情更加饱满,才有可能早日彻底摆脱拖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