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武清区:文化旅游成果斐然,400万游客信息发送成功

天津武清区:文化旅游成果斐然,400万游客信息发送成功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国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特设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板块。2019年,武清区文化消费试点创建工作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正式验收。以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为基础,向外地入区游客定向精准发送旅游服务信息,宣传文明旅游及武清重点旅游项目,截至2019年年底,发送信息近400万条。持续推进落实农家院扶持政策,打造精品农家院项目,为19个项目申报星级和特色农家院,其中2个村被成功列入2019年和2020年“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创建名单。

天津武清区:文化旅游成果斐然,400万游客信息发送成功

【概况】 武清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区文旅局)内设办公室、公共服务科、广电产业科、旅游管理科、市场管理科5个科室;下设武清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1个参公事业单位国企新华书店及武清区文化馆、武清区图书馆、武清区博物馆、武清区文联服务站4个事业单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重点整合“通武廊”三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进行整体推介,提升“通武廊”区域文化和旅游影响力。在全国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特设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板块。举办“通武廊”(武清)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设置“通武廊”文化和旅游合作联盟三周年大事记(2017—2019年)、“通武廊”北运河精品文化旅游名片推介、“通武廊”文化和旅游合作联盟3周年纪念邮票发布、《“通武廊”文化和旅游合作联盟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以及“通武廊”文化和旅游合作联盟会旗交接等环节,展示2017—2019年三年来“通武廊”文化旅游合作发展成果,探索“通武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2019年10月12日,2019“通武廊”(武清)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武清区召开(区文旅局 提供)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2019年,新建和提升改造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5个,建设农家书屋试点80个。投入370余万元为全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补充文化活动器材1706件。在镇(街)、村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到2019年年底实现图书馆分馆全覆盖,年内建设文化馆分馆15个,累计建设基层服务点200个。

【公共文化服务】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3个区级文化场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年接待参观团体40余次,接待群众近130万人次。发挥文化馆文化阵地作用,全年组织文艺活动近100场。为区内文艺团体安排活动场地,受益群众达到12万余人次;举办培训、展览、讲座等活动130余场,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全区所有镇(街)文化广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天候免费开放,为基层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开展学习、交流、演出等活动提供场所。推进文化惠民发展,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261场,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2019年以政府补贴形式发放文化惠民卡3400余张,举办文化惠民演出近60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

【文化艺术节】 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以贴近生活、贴近民生、娱乐生活为总方针,在全区开展以花会和传统戏曲调演为主的系列春节文化活动。突出时代性、群众性、开放性、传承性,举办武清区第四届群众文化节,设置6大版块27项活动,弘扬具有武清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展示武清繁荣发展形象。在天津市美术馆举办第四届“鲜于璜碑”书法篆刻作品展,展出优秀作品160余件,2019年该活动被纳入天津市市民艺术节项目。

2019年11月,在黄庄街道举办武清区第四届群众文化节优秀节目展演 (区文旅局 提供)

【“潞河讲堂”】 “潞河讲堂”公益讲座每周1次,全年开讲65场。讲座内容精彩纷呈,与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合作的“大使带你看世界”系列讲座每月1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深受群众喜爱;文史知识、法律法规、亲子教育以及中医养生等系列讲座均邀请到专家和学者,聚焦群众关心的焦点内容,为观众进行讲解。(www.xing528.com)

【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2019年,武清区文化消费试点创建工作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正式验收。验收通过后,区文旅局继续开展为期3个月的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吸引群众22万余人次,直接拉动消费130.69万元。年内,在“武清文化消费”微信公众号增加直播和点播功能,视频直播受到6.41万人次观看,点播播放74场2.51万次,进一步为企业提供展示平台,培养百姓文化消费兴趣和习惯,刺激演出和培训市场繁荣。

【文化和旅游发展】 挖掘北运河沿线旅游带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编辑出版《运河》杂志《北运河故事》专栏。积极做好区内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摸排调研,为海游文旅项目、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线下亲子体验馆旅游项目落地进行服务对接。以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为基础,向外地入区游客定向精准发送旅游服务信息,宣传文明旅游及武清重点旅游项目,截至2019年年底,发送信息近400万条。持续推进落实农家院扶持政策,打造精品农家院项目,为19个项目申报星级和特色农家院,其中2个村被成功列入2019年和2020年“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创建名单。为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组织26家次企业参加5次文化创意展示交流活动。

【文化遗产保护】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组织专门工作队伍进行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挖掘,获批非遗传承人20人;整理全区38个非遗项目的文字、照片资料,为出版《武清区文化遗产图册》作准备;为非遗项目争取国家级保护资金20万元。组织34个非遗项目参加展演展销活动,加强武清非遗与外界的交流;文物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对全区各项动土工程进行开发前审查,对全区170个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进一步督促文物保护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区文物安全。

【行政执法】 持续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554人次,检查经营场所和单位1275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3件。成功办理全市区县首例自主发现、自主办理的网络游戏案件。协调公安部门查办7起“扫黄打非刑事案件;指导东蒲洼街道蒲瑞馨园社区入选全国十个“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之一;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组织首届“‘扫黄打非’在身边”优秀宣传作品展演,并受到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宣传报道。

2019年7月28日,区文化行政执法支队正在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商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区文化执法支队 提供)

【荣誉】 区文化行政执法支队被共青团中央及文化和旅游部共同评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被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及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共同评为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武清区图书馆获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的“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岗站”称号,在全国巾帼文明岗体验活动中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在天津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读书系列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范定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