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特征总结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特征总结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儿童的文学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从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作品教学开展活动,这一基本特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首先,活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文学作品活动的特征。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幼儿学习的内容,是具体的文学作品。因而学前儿童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于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更好地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特征总结

学前儿童的文学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这类活动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教育的内容,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使幼儿受到教育和感染,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

(一)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系列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突出的特征之一,是从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作品教学开展活动。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篇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语言信息。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展开活动,是一个包含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多层次活动。例如,在大班散文教学《秋天》中,我们可以设计系列活动。诸如,活动一:感知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活动二:以折纸、绘画、粘贴等形式,表现秋天的美丽景象,并理解学习作品中的文学语言;活动三:改编或仿编散文《秋天》,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真正感受到了作品所描绘的美丽意境,理解了作品中文学语言的特色,这样层层深入的活动设计,才真正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从而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

从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作品教学开展活动,这一基本特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首先,活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文学作品活动的特征。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幼儿学习的内容,是具体的文学作品。例如《三只蝴蝶》《三只羊》《三只小猪》,都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个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与其他语言教育活动相比,在文学作品活动中,学前儿童感受的活动对象,具有形象生动、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而幼儿在活动中与活动对象的交互作用,就是学习理解文学作品。

其次,活动主体的特点也影响了文学活动的这一特征。文学作品以书面语言的形式结构储存语言信息,幼儿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表演或观看动画等形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以这种中介方式,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然后围绕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开展系列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丰富有趣的信息。

当理解“围绕文学作品开展活动”这一特征时,有一点必须加以特别说明。“文学作品”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包含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征的文学样式(上面讲到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别)。因而在我们设计组织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每一类、每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对幼儿学习的不同要求。

(二)整合相关领域的学习内容(www.xing528.com)

学前儿童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其相关领域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使得幼儿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这是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另一基本特征。

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因而一个文学作品,对幼儿而言,往往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首先,聆听或阅读作品,主动感知各种语言符号连接的作品,即学习和欣赏作品,是第一层次的学习;其次,透过语言和概念去认识作品所表现的一定社会生活内容,实际上是借助于作品使幼儿认识周围的世界,这是第二层次的学习;再次,通过开展与作品主题相关的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将作品经验迁移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以检验和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这是第三层次的学习;最后,文学作品本身是艺术的结晶体,文学活动不仅要让幼儿感受语言美,更要让幼儿学会创造性想象和表达,学以致用,实现对作品深层次的掌握。要真正帮助幼儿顺利通过上述各个层次的学习,把握文学作品深厚的内涵,仅仅向幼儿讲述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不够的,有必要在幼儿接受了一个具体作品后,进一步开展与这一作品内容相关的活动。例如,小班故事“小兔找太阳”,在幼儿熟悉了故事内容之后,开展表演游戏、师生户外散步观察太阳活动,让幼儿体验、理解作品人物心理;接着让幼儿画一画“我眼中的太阳”,说一说“我心中的太阳”“太阳的朋友——圆形物体”等,通过相关的四层次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感知理解、学习掌握文学作品,也有利于幼儿科学知识、绘画等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有关理论揭示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获得的。因而学前儿童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于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更好地发展。

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的文学活动,使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仍以“小兔找太阳”为例,幼儿不仅听了故事,看了图画,而且还表演了人物角色,体验理解了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再通过户外散步观察,想一想、画一画“我眼中的太阳”,说一说“我心中的太阳”等活动,幼儿获得多种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交互作用的活动机会,也获得多种操作语言及非语言信息的经验。可以促使幼儿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以便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也给幼儿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在文学活动中,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比较自由地进行倾听欣赏、展开讨论、操作表演等,在亲自操作实践、探索和想象创造中,达到对文学作品和文学语言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也扩大了儿童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自主活动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