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雨霖铃》:文体知识、情感寄托

《雨霖铃》:文体知识、情感寄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文体知识“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时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5.下列对《雨霖铃》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为全词奠定了基调。

《雨霖铃》:文体知识、情感寄托

要点展播

一、字词

1.字音

(chán) (zhòu)雨初(xiē) (níng)(yē)

(ǎi) (jīng)年

2.词义

(1)对长亭晚: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2)都门帐饮无绪: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帐,郊野没有房屋,所以临时搭起帐篷。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3)凝噎:喉咙哽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4)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5)暮霭:傍晚的云雾

(6)沉沉:深厚的样子。

(7)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8)经年:年复一年。

(9)便纵有千种风情:就算是有多少风情。风情,情意。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2.文体知识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时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三、主题思想

此词应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别之作。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也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渺茫。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然一体。

四、写作特色

1.情景交融

开篇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所见所闻,无不凄凉。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深沉的暮霭,其离愁之深,令人不难想象。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极言当时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酒醒后,晓风拂杨柳,残月挂柳梢,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皆融入画面之中。

2.虚实相济

词中描绘眼前实景实情实事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词中设想别后情景的句子:“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虚实的结合,拓宽了作品的意境、丰富了词作的内容。

3.铺叙

作者善于运用铺叙手法在前后呼应中逐步深入,上阕重点在记别,下阕重点在怀人,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下阕想象部分与上阕的写实部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由“寒蝉凄切”想到“酒醒何处”,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暮霭沉沉”想到“晓风残月”,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4.白描手法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词人用细节描写推出的特写镜头。在这个特写镜头中,词人突出的是相握的手和含泪的眼。寥寥数语便把情人间那种缠绵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意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了。

难点聚焦

1.“点染”:柳词在点染方面的技巧运用,达到很高的成就,在这首词里最为突出。

例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的手法,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就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是超越了古今所有人的。

例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如此写法,使得情与景直接交融,即事言情,情由景生,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些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一幅鲜明的画面,勾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渴望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离人本欲借酒消愁,然而酒醒之后,眼前景象凄清,前路“千里烟波”,其离情别绪自是不胜其悲。

热点演练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暮(ài) 凄(qiè) (kān)称 (zhòu)雨初歇(xiē)

B.(cù)缩 (cì)候 (níng)(yè) 良(chén)美景

C.蓓(lěi) (kào)赏 (jīng)年 (qiè)而不舍

D.寒(chán) 执(niù) 口(gōng) 兰舟催(fà)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金碧辉煌 真知灼见 走头无路 千种风情

B.无可奈何 良辰美景 噤若寒蝉 杀一敬百

C.春意盎然 寥若辰星 九霄云外 计划缜密

D.曲意逢迎 晓风残月 骤雨初歇 掷地有声(www.xing528.com)

3.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念去去(行程遥远)

B.此去经年(经过一年) 暮霭沉沉(傍晚的云雾)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都门畅饮无绪(国都之门)

D.兰舟催发(船的美称) 便纵有千种风情(情意)

4.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B.留恋处、兰舟催发——虚写,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5.下列对《雨霖铃》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词的开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为全词奠定了基调。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中,词人用细节描写推出了特写镜头。在这个特写镜头中,词人突出的是相握的手和含泪的眼。

C.“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都是情,景无边而情无限。

D.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人物语言。以冷落的秋景来衬托词人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6.下列对这首词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都门帐饮无绪”中的“帐饮”,在郊外搭起帐篷喝酒,给人送行。

B.“留恋处、兰舟催发”中的“兰舟”,兰木造的船。

C.“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去同谁诉说呢?

7.下列对《雨霖铃》一词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实写,但却似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诗的意思是:想到这回到南方去,路程是那么遥远;抬头一看,那夜雾迷漫的楚天竟是一望无际。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描写作者今宵旅途中的情景。“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可见钟情之殷,寓愁之深。用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8.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寥寥十一个字,真是力敌千钧。

C.“念去去”二句中的“念”用得很好,后面用“去去”叠用,更显示出内心激情澎湃,情感昂扬,读时一字一顿,于是觉得路途茫茫,去路修远。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对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2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9.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