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匠人传奇:余杭油纸伞,消逝的文化印记

匠人传奇:余杭油纸伞,消逝的文化印记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余杭油纸伞非遗传承人刘有泉今年72岁,他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匠人的手中,一把油纸伞慢慢成形,焕发出奇异的光彩。竹是青翠的毛竹。一般,一把油纸伞满穿都要穿2900根线,多点的更是有3000多根。而更重要的是,油纸伞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这种工业品永远无法比拟的。杭州富阳油纸伞第二代非遗传承人,伞厂主人闻士善曾做过一顶名为“中华剑伞”的直柄纸伞。

匠人传奇:余杭油纸伞,消逝的文化印记

纸伞看似简单,实则大不简单。

余杭油纸伞非遗传承人刘有泉今年72岁,他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老人向我们介绍:一把纯手工打造的油纸伞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

民间有谚: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锯竹、刮清、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等。在匠人的手中,一把油纸伞慢慢成形,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陈列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已经做好的油纸伞,伞柄穗儿自然地垂下。

竹是青翠的毛竹。匠人制伞,必选优竹。锯成大小合规的竹筒,用定制的刮刀“刮青”,直至滑溜光净,才能劈开做成伞骨。

古代竹片和榫卯工艺。

纸是当地特有的桃花纸。在柿子漆里浸透。然后绘画,上桐油,最后悬吊阴干。

等伞干透,才能上桐油漆,要将桐油和清油一层层均匀地刷在上面。

桐油要煮,拉丝多长能放,那得看师傅的眼力。放多少还得看气候,风天得多放,晴天得少放。

而伞托,则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

油纸伞的穿线,也叫满穿,就是在伞架的根部穿上五颜六色的线,既美观又增加牢固度。一般,一把油纸伞满穿都要穿2900根线,多点的更是有3000多根。(www.xing528.com)

其伞面绘制也很讲究,由专业画师完成,主要取材于传统国画题材。也有各种民间题材,契合不同喜庆场合。

做好的伞架。

刘有泉老人工作室里的油纸伞,伞面之间夹着树叶,或在纸浆里直接加入,透过阳光看到伞面上叶子的图案,十分有意境

总体来讲,油纸伞的品质讲究“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

这样做出来的一把油纸伞,没有任何金属材料,即使天天下雨,也能用个三五年,能抵挡五六级的大风。

而更重要的是,油纸伞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这种工业品永远无法比拟的。

杭州富阳油纸伞第二代非遗传承人,伞厂主人闻士善曾做过一顶名为“中华剑伞”的直柄纸伞。本白的伞面,浅枣红的伞骨,极具阴柔之美,轻旋伞柄,寒光初显,露出一柄55厘米的剑。

伞面之间夹着树叶,或在纸浆里直接加入,透过阳光看到伞面上的叶子,十分有意境。

在闻士善眼中,这把伞当时制作时煞费苦心,即使现在做熟练了也还存有10%的报废率,整伞的报废率在15%。

中华剑伞。

在匠人的工厂或作坊,仔细听:每一把油纸伞,我们都可以听见属于它自己的声音,一开一合宛若一呼一吸,仿佛在讲述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