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铜器各期特点一览—渭城区馆藏文物精品录

青铜器各期特点一览—渭城区馆藏文物精品录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各诸侯国普遍建立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有的范铸技术略显粗疏,大国之器仍较精严。列国青铜器技术趋向成熟,区域特征明显,北方晋秦、东方齐鲁、南方荆楚的青铜艺术交相辉映。

青铜器各期特点一览—渭城区馆藏文物精品录

1.发展时期青铜器(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比较娴熟,制范、合范技术相当进步。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多有发现,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的基础。

2.鼎盛时期青铜器(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商代礼器重酒器的特征臻于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同时,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庄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商制,出现了向重食器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3.转变期青铜器(西周中期、晚期,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www.xing528.com)

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形成重食器的特点。列鼎制度、编钟制度和赐命作器之习已经形成。新器类出现,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朴质简率。作器铸铭盛行,多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纹饰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续。各诸侯国普遍建立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有的范铸技术略显粗疏,大国之器仍较精严。

4.更新期青铜器(春秋中期、晚期、战国,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公元前221年)

春秋中期至战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现高潮。列国青铜器技术趋向成熟,区域特征明显,北方晋秦、东方齐鲁、南方荆楚的青铜艺术交相辉映。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的功用逐渐消失。形制的创新,出现了许多谲奇精丽之器。以龙为主题的纹饰细密繁缛,人物活动的画像创造性地作为主纹出现。失蜡法和印模块范拼合法产生,镶嵌工艺绚丽工巧。铭文字体亦注重美化。战国晚期,青铜艺术趋于朴素平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