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乐器、歌舞传说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乐器、歌舞传说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三弦的传说哈尼族乐器传说。(白小青)单管草把乌的由来哈尼族乐器传说。歌声拨动了她的心弦,他们终于成为了情侣。(蓝明红)野姜叶哨的来历哈尼族乐器传说。特别在春天栽秧季节,哈尼族姑娘最爱吹奏此乐器,以此纪念苦命逃婚的姊妹们。(白学光)始弹三弦的哈尼人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地区。从此,把乌成为哈尼族小伙子们喜爱的乐器,响篾成为姑娘们喜爱的乐器。(白学光)哈巴卡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乐器、歌舞传说

三弦的传说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哈尼族有个叫朗波的孤儿,会唱会跳、能说会道。寨子里的姑娘很喜欢他,但他家贫如洗,无钱娶妻。一天,他听到风吹竹林的响声很好听,便用一截竹筒蒙上笋叶安在一根木棒上,再用三根马尾系在木柄上,弹出来的声音动听极了。这就是小三弦。从此,朗波伴着小三弦,晚上弹它,帮人放牛时弹它,用它来倾诉自己的情感。人们也都学着做这种简易的小三弦,用它做爱情的媒介。李皮萨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文稿由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史志办宋自华保存,16开,3页,800字。(白小青)

单管草把乌的由来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内容是:很久以前,哈尼村寨有一位名叫阿娄的小姑娘,十分聪明美丽,全家老小都喜欢她。哥哥们上山放牛要带她去,姐姐下田捉鱼都要带她走。她学什么像什么,看见一次就会做,可惜她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母亲去世了,全家人个个痛哭悼念,可她不会说话,在旁边急得跺脚。突然,她想起了放鸭的地方长着一丛芦苇,芦秆可吹出声音来,就急忙跑出去砍了一枝芦苇制作了乐器,在母亲的棺材旁吹奏。吹出来的声音如泣如诉,向母亲诉说她失去母亲的痛苦、悲伤之情,姐妹们听后十分惊奇感动。从此,单管草把乌成了哈尼姑娘最喜爱的乐器。李垤波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4页,700字。(白学光)

点云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传说,扎斯扎依是世间最美丽的姑娘,来说媒的人,一天有十个。洛奇洛耶也托媒人去说亲,但扎斯扎依不答应。洛奇洛耶只好亲自去提亲,一天就去很多次。虽然扎斯扎依觉得他既剽悍英俊又会唱调子,但还是没答应。洛奇洛耶又气又累,躺在路边草地上睡着了。仙人托梦告诉他:要想娶到扎斯扎依,就要去布羱大悬崖子砍来马桑果树做成牛腿似的“点云”乐器,边弹边唱给她听。洛奇洛耶醒来,过陡壁,攀悬崖,砍来了马桑果树,按仙人的指点做成“点云”,边弹边唱给扎斯扎依听。歌声拨动了她的心弦,他们终于成为了情侣。“点云”一代传一代,流传至今。佚名讲述,蓝明红搜集整理。载《阿墨江》1998年第6期,16开,2页,2 800字。(蓝明红)

野姜叶哨的来历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一位逃婚的哈尼族姑娘名叫笙娄。她不依顺父母定下的婚姻,不喜欢有钱有势的花花公子,逃到原始森林里避难,靠摘野果野菜度日。逃婚的第二年春天,栽秧的时候到了,她悄悄走出森林,来到她家的田边,躲在箐沟里观看她的姊妹们欢欢乐乐地栽秧。中午姊妹们高高兴兴地就餐,她饿极了,看见一棚青嫩的野姜叶准备用来充饥。用手猛力一拔,野姜叶发出一声“叽”的响声;她把老叶子卷成圆形准备吃,刚放到嘴边,又发出“哇哇”的声音。从此,野姜叶哨就成了哈尼族姑娘最喜爱的乐器之一。特别在春天栽秧季节,哈尼族姑娘最爱吹奏此乐器,以此纪念苦命逃婚的姊妹们。王翁秋演奏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4页,65行。(白学光)

双管草把乌的来历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阿收的哈尼族小女孩,长得美丽、聪明、灵巧,父母、姐姐们都很喜欢她,可惜她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她从小常跟着姊妹们上山放牛、砍柴,下田捉鱼、放鸭,什么都学做。有一次,姐姐们上山砍柴,叫她一个人去放鸭。她坐在田边一蓬芦苇丛里,没有其他事可做,便拔了一枝芦苇秆,放嘴里嚼嚼,突然发出“叽叽”的声音。从那以后,她天天到田边悄悄地摸索吹奏这种乐器。后来人们把单管改制成双管,成了哈尼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乐器。钱存宝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23页,650字。(白学光)

始弹三弦的哈尼人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莫车的祖先生养了三个儿子。有一天,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问他们,长大后打算做什么来报答老人。老大说,开荒种田地。老二说,做个生意人。老三名叫苏沙然里,他说,当个会吹、会弹、会唱的艺人,让父亲开心地欢度晚年。三年过后,三个儿子都回家来了。老大说:开挖了很多田地,但老天闹虫灾无收获。老二说:到处受灾没人做生意无分文收入。苏沙说:我制作了一件乐器,叫“腊赫”,我背着它到处弹唱,日子过得十分潇洒,可听人讲,家乡受灾,特地回来看你们。第二天,他背着三弦去头人家弹奏。他的琴声打动了头人,头人急命下人开粮仓救济百姓。从此,小三弦成了哈尼族男人最喜爱的乐器。白阿发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3页,600字。(白学光)

竹簧把乌的来历哈尼族乐器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莫车的哈尼族祖先。他勤劳朴实,待人十分善良,却多次被心狠手辣的嫂嫂谋害。弟兄俩分家的事由嫂嫂来主持,嫂嫂看了老水牛没有油水可捞,就把老水牛给了弟弟莫车,其他所有财产都归哥哥莫董。莫车牵着他的唯一财产老水牛到村边的一块地里安家。嫂嫂看不惯莫车,又把水牛毒死。莫车伤心地把水牛埋葬了。不久水牛坟上长出大蓬金竹。莫车用金竹编制各式各样的篾箩到街上去卖,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嫂嫂不甘心,又把金竹全部砍倒。莫车把晒干的金竹制成了竹簧把乌和响篾,天天吹奏,引来了很多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们。他把吹奏把乌的技艺传授给了小伙子们,把吹奏响篾的技艺传授给小姑娘们。从此,把乌成为哈尼族小伙子们喜爱的乐器,响篾成为姑娘们喜爱的乐器。李批黑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2页,500字。(白学光)

哈巴卡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古时候,世上没有规矩,种出的五谷不好,人与人经常吵闹、打架,恶人横行,男女集体在一起同居,世道太乱。后来,天神摩咪派仙女下凡,教人们唱规矩歌,使人们知道了男婚女嫁,知道了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天神又派仰者下凡,教人们唱四季歌,让人们分年月日,知道按节令栽种,知道了按时过节、祭祀。天神还派神鱼下凡,让人们杀鱼看物来兴各种规矩。从此,人们知道了各种各样的规矩。为维护规矩的严肃性,多在节庆、婚丧仪式、祭祀活动和房屋落成时在酒席上唱有关各种规矩的歌,所以这类歌又称“酒歌”。李章法讲述,毛佑全记录整理。收入《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一辑,32开,3页,1 5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1年编印。(宋自华)

阿茨古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古时候,哈尼山寨有一对恋人,男的叫朗斗,女的叫破艾。一天,他们在山上的一棵大青树下谈情,突然山路上出现一对放牛的男女青年,他们骑在牛背上,男唱女合,女唱男答,歌声清脆、嘹亮,十分动听。朗斗和破艾呆呆地看着、听着,瞬间,一道彩光刺向他们,睁眼一看,放牛的青年男女不见了,只有他们唱的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从此,朗斗和破艾用这清脆嘹亮的歌声来表情达意,并教寨子里的青年男女们唱这种优美动听的歌,一代传一代,流传到现在。李皮萨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收入《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五辑,32开,3页,1 3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5年编印。(宋自华)

乐作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等地的哈尼族地区。内容是:远古的时候,哈尼山寨有一位十分勤劳的孤儿。有一年他种的荞获得大丰收。哈尼族的苦扎扎节(六月年)那天,他也高高兴兴地来到秋场上,与村里的年轻人们相聚。大家看到这个孤儿与往常不一样,就问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就告诉大家,今年收获很多的荞子,边说边手舞足蹈,跳起了形似打荞、踩荞、簸荞、筛荞的动作。其他人有的拍拍手,有的跟着他跳起了这个模拟劳动生产的舞蹈。从此,此舞蹈普遍流传于民间,成为哈尼人相聚、庆祝大丰收时必跳的舞。李垤波、李庆禄等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1页,700字。(白学光)

三叉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一个哈尼族小伙子上山打猎,获得很多猎物,可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刚去世不久的父亲。父亲远远地站在他的对面讲:“给我一点,给他一点。”他急忙把猎物分给他。但猎物全分完了,父亲还在叫,一直到家门口。儿子请父亲进家,他又不肯进,还在不停地叫“给我一点,给他一点”。母亲听见丈夫的声音,忙把儿子拉进家,对儿子说:昨夜梦见你父亲,他跟我讲,在回祖先居住地的路上,碰到许多妖魔鬼怪,不让他回去。现在你快拿起三叉挥舞,撵走那些妖魔,让你父亲平安上路,早日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儿子按母亲的指点,挥起三叉直到父亲的坟前。从此,哈尼族老人去世跳三叉舞的习俗沿袭至今。李龙鲁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1页,600字。(白学光)

鬼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远古的时候,哈尼村寨盛行轮流杀人祭鬼的风俗。有一年,六月节到了,又该杀人祭祀了。这一年轮到了一家兄妹头上,兄妹二人不愿被杀害。于是找到了寡妇西铁,诉说了心中的苦情,请她想办法。到了夜晚妹妹按照西铁出的主意散开长发,赤身在寨里大叫:从今天起我不吃人肉了,快杀牛来祭献。哥哥也在寨子的另一边同样叫喊。黎明,寡妇即在寨里四处奔告:昨晚喊叫的鬼我看见了,是一个赤身的男鬼和一个女鬼,今后大家就杀牛祭吧!从此,哈尼村寨不再杀人祭鬼。为了纪念兄妹二人的功绩,六月节或丧葬活动时画脸谱,半裸跳舞。此习俗流传至今。白老三讲述,李永林、娄文光调查记录。收入《元阳县民间舞资料卷》,16开,1页,650字,元阳县舞蹈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白学光)

扭动身舞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远古的时候,有一天哈尼村寨里去世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全村男女老少都去参加守灵,一位跛足者得知后,也来到了守灵的人群中。他不便跪拜,只好围着尸体,一跛一跛地来回走动,其他人看到后就模仿他的动作,围着老者的尸体起舞。后来,每逢“昂玛突”(祭寨神)时便跳起此舞,在旁的人便敲响了手里的碗、杯,又唱又喊又跳。人们的虔诚举动感动了神灵,天神就派神下凡到人间教人们制作了鼓和锣,以便在舞蹈时伴奏。从此,扭动身舞普遍流传在民间,不仅在葬礼活动中跳,还在逢年过节、男女青年社交时跳。白波斗、陈德保讲述,扬卫东等调查记录。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册,16开,2页,1 100字,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白学光)

鼓舞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建水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哈尼族南迁到了哀牢山区后,有一位名叫曹继宗的祖先,带领家人又迁到一个叫阿西冲的地方。全家的财产,除了两张牛皮和一扇小外,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为维持生活,曹继宗带领全家男人上山打猎。由于围猎的需要和避免家人走散,曹继宗砍了一棵大树,把树挖空,再蒙上牛皮,做成几个牛皮鼓,分给家中男人背着去打猎。打猎几天,什么都没有打到。曹继宗敲响鼓召集家人,谁知野兽听到鼓声,不但不躲避,反而围了上来。这样,他们大获丰收。全家人继续敲鼓跳舞,狂欢起来。从此,哈尼人把鼓作为吉祥之物,平时谁都不能敲,只能在祭寨神或过年过节时才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鼓舞。曹德发讲述,张娟、王保明调查记录。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册,16开,3页,2 500字,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白学光)

扭动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早以前,有一个名叫布都的哈尼族小伙子。他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年轻守寡,自己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并给他娶了媳妇。一年后,媳妇生了个儿子。孙子一天天成长,奶奶去世时,父亲就用一床草席把她的尸体裹了草草埋葬。他把背板往坟上一丢,拉着儿子就要下山。孩子连忙转身捡起坟上的背板对父亲说,我拿回家,等父母死的时候用。父亲听后,十分后悔,忙把母亲的尸体又刨出来,背回家重新用木棺装好,请人敲起锣,吹起唢呐,热热闹闹地送葬。亲友们闻声赶来,看到此气氛就跳起扭动舞。从此,哈尼族就形成了老人去世必跳此舞送葬的习俗。张学连讲述,姚美芝调查记录。收入《哈尼族民间舞蹈》,32开,2页,81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白学光)

脚拇趾扭动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古的时候,天神用泥捏了男女两人。可是这两人缺少骨髓,只会吃喝,身子却软绵绵没有力气动弹。有一天,一只蜜蜂飞来告诉他们:吃了蜂蜜会变成骨髓,人就会有力气。他们就找黄鼠狼,请求帮忙掏蜂蜜给他们吃。黄鼠狼答应了用一只爪蒙着眼睛,用另一只前爪掏蜂蜜,掏出一块往下丢一块。男女两人在下边接到一块吃完一块,吃饱了全身有力气就走开了。待黄鼠狼下来一看,没有一块蜂蜜留给它,就很生气,到处乱抓乱跳,发泄心中的愤恨,而这对青年却心里甜滋滋的,结成夫妻,繁衍人类。从此,每当哈尼族卡多老人去世都必跳模拟黄鼠狼动作的脚拇趾扭动舞。刘志黄讲述,姚美芝调查记录。收入《哈尼族民间舞蹈》,32开,2页,95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白学光)(www.xing528.com)

木雀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哈尼村寨一户姓卢的人家,有一个小孩全身长了疥疮,一直医治不好,父母就把他丢在一个山洞里。后来山洞里飞来一只小雀,每天舔他身上的疮,疮渐渐地好了。病愈后他回到家里,可是父母亲都已死了,村里的人都不认他。他只好到村外杀牛祭奠父母,并用木制成的小雀拿着跳,边跳边念:“爹!娘!我是你们的儿子,是小雀救活了我。孩儿还来不及孝敬你们,你们就走了,今天在此杀牛来祭献你们,还把救我命的小雀也带来了。小雀会把你们平安送到祖先们居在的地方。”从此,哈尼族就有了老人去世时跳木雀舞送葬的习俗。卢黑惹讲述,朱子光、张美珍调查记录。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册,16开,1页,600字,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白学光)

碗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内容是:在新生儿出生时,哈尼族要举行隆重的祝贺活动。生儿之家,要在大门上悬挂笋叶剪成的人像、野姜叶、小木刀来辟邪,同时也忌讳外人入门。到了出生的第十三天(有的是第三天),主人家准备好糯米饭红酒,迎接前来祝贺的亲友。妇女们边吃糯米饭边唱起酒歌,并拿起碗,跳起祝福新生儿的碗舞。据说很久以前跳碗舞时,不准男人在场,因为女人怕他们看到模拟原始群婚的性爱动作。经过发展演变,现在的碗舞中已无此类模拟动作。碗舞最后成为了哈尼族妇女的独特舞蹈,不仅可以在庆贺生儿时跳,在一些盛大的节日庆典活动中也能跳了。李乃收、马素勒讲述,陈秀芳、张美珍调查记录。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册,16开,1页,950字,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白学光)

芦笙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阿叔寨与徐遮寨常发生纠纷,阿叔寨常欺凌徐遮寨。为反抗阿叔寨的欺凌,徐遮寨人在寨门前点起火把,又唱又跳,摇摆火把喊着:“阿叔寨人你们瞧,徐遮寨摇摇。”表示徐遮寨人从此不怕欺凌,能在人面前摇摆(跳跳舞)了。此为这个传说的一个版本。另一版本说:三国时候,刘备曹操打仗屡败。后来,刘备请徐遮做了军师,为自己出谋划策,多次打败曹军。曹操怀恨在心,谎称徐遮的母亲病危,请徐遮速回家看望。刘备派军队送徐遮,曹操派兵要在半路消灭徐遮。途中,刘备的军队高唱“阿叔遮尼瞧哎”,曹操的军队也唱起迎徐遮的歌“徐遮走尼遥哎”。就这样两兵不战而合,名曰“跳笙”。从此,哈尼人每逢过年过节、重大庆典都跳葫芦笙舞。张开文讲述,马彩萍、吴文波调查记录。收入《普洱县民间舞蹈资料卷》,16开,1页,750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委、文化广电局1989年编印。(白学光)

棕扇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古代女人主政的时期,有一位哈尼族祖先把盒子舞教给了哈尼族少女们;在教中年妇女们棕扇舞时,尚未教完就去世了。老祖先的拐杖插在村头的林子里,不久,拐杖成活,长成了参天大树,人们就把它看做是祖先的化身。以后每年农历二月属牛日或属虎日,全村人都去神树下跳棕扇舞纪念那位祖先。这就形成了哈尼族的一个隆重祭祖节——“奥玛妥”。祭祖节期间人们必跳棕扇舞,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同时也祈求奥玛神保佑哈尼村寨人人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伙收讲述,陈尚云调查,段勇记录整理。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册,16开,1页,350字,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白学光)

扇子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绿春县、红河县等地的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哈尼人被异族从谷哈(地名)赶走,往南迁移。有一天走到一座山头上,大家坐下休息,抬头看见天空有一群鸟在自由飞翔。有一位老人对大家说:“我们要像鸟一样自由就好了。”说着,就从路边棕树上摘下两片棕叶,当鸟的翅膀,学鸟的动作跳起来。从此,这种舞蹈代代相传,成为了扇子舞。扇子舞经过发展和变化,不仅仅是模仿鸟的动作,还加上了模拟生产劳动情景的动作,如背肥、送肥等。跳扇子舞的主要是男人。卢黑惹讲述,朱子光、陈秀芳等调查记录。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册,16开,1页,780字,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白学光)

竹筒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勐海县、景洪市等地的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哈尼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虫灾,庄稼几乎被吃光,人们求神祭龙也无济于事。有一个名叫阿培明耶的老人,有一个儿子叫耶苦。耶苦非常聪明,智慧超群,他用很多草制成了一种药把害虫消灭了。他死后,人们很怀念他,每年播种完后都要杀猪宰鸡敬献他,同时还敲着竹筒跳舞。这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耶苦扎”节。其间,在“龙巴头”家里必跳竹筒舞。跳此舞的目的是赶走村寨里的魔鬼,赶跑地里的害虫。在“嘎汤帕”(新年节)期间也跳竹筒舞,庆祝大丰收。王小妹、李云芬讲述,张昌明、李金印调查记录。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册,16开,1页,900字,中国ISBN中心1999年版。(白学光)

猴子舞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古时候,有一位名叫佐木的哈尼族小伙子,很聪明勤快,天天上山看守包谷地。有一天他看见两群猴子从两边的林里跳出来,双方都拿着木棒,慢慢地相聚到包谷地边的草坪上,摆起打斗的架势。突然,从森林里跑出一只长臂猿又叫又跳,两个猴群都放下手中的木棒,聚在一起观看长臂猿的表演。随后,它们都相互拥抱又跳又叫,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拿起木棒做打斗的动作,有的做摘果食、互相传递果食的动作,直到太阳快落山,猴王一声惊叫,双方都跳回林中去了。第二天,佐木回到家,把看到的情况告诉村里的年轻人,并手舞足蹈地模仿猴子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从此,猴子舞就成了哈尼人在逢年过节、农闲、庆典活动中必跳的舞蹈。李波忠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1页,600字。(白学光)

棍棒舞的来历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在一个哈尼山庄有一对恩爱夫妻,生了一个十分精明活泼的儿子。父亲是位很有名的猎手,全凭祖辈留下的一套棍棒,打野猪度日。不久,父母病故。从此,一到晚上村里就闹鬼,还喊着:“儿子,快把棍棒拿来,赶走那些魔鬼,豺狼野兽,我要回家,我的先祖们等着我。儿子,快把魔鬼们赶走……”儿子听懂了父亲的喊叫声,拿起棍棒挥舞,从寨脚一直挥舞到村口,再从村口一直舞到父亲的坟前。从此,哈尼族举行丧葬活动都必跳棍棒舞,以便为死者驱赶魔鬼、豺狼野兽,让死者的灵魂平平安安地归回到祖宗所在的地方。李龙鲁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1页,500字。(白学光)

老人去世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很古的时候,哈尼人亡故时不举行葬礼仪式。有一天,莫鲁、莫嘎两兄弟上山去打猎,看见一群猴子。前面有几只领路,中间的几十只扛着一个叶子包扎好的大包裹,跟在后面的猴群个个手里拿着木棒、树皮、石头等器物,有拍打木棒的,有叫的,也有跳的,浩浩荡荡地走出林子上山坡。到了山顶,它们把沉重的包裹安放在已挖好的坑里埋起来。待猴群回林后,莫鲁、莫嘎弟兄俩把包裹拿出来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具猴子尸体。他们俩赶回家来,把这事讲给村里的人们听。人们听后个个感动得放声痛哭。从此,哈尼人老者死了就举行隆重的葬礼。在葬礼上,人们还跳一种模仿各种生产生活场景的舞蹈,称之为“莫撮撮”。欢乐的哈尼族“莫撮撮”舞蹈流传至今。白卜斗讲述,白学光调查记录。文稿由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白学光保存,16开,3页,750字。(白学光)

尼人怎样学会跳舞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勐海县哈尼族?尼人地区。内容是:相传,?尼人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只会“咿咿呀呀”地说些话。那时,?尼村里有个叫咪鲁的姑娘,她长得很秀丽,又能干,聪明活泼。但她唱不出歌来,非常苦闷。一天咪鲁对阿爸、阿妈和姐姐说:她要出去走走,看看别的地方怎么生活。于是她带上糯米粑粑,穿上最美丽的衣裙,辞别家人。她走呀走,走进一片森林,看见一棵开着红花的樱桃树上有数不清的鸟儿亮开嗓子,唱着各种优美动听的歌。她抬头望着、听着,也学着各种鸟儿的歌声唱起来,学会了鸟的各种调子。她边唱边走,边走边看,来到一条河边,停下脚步准备喝水,突然看见水里有很多小虾,它们蹬着小腿,扬着小手,在水里游来游去。咪鲁看了后很受启发,就边跳边唱。她一路走,一路唱,回到寨子,把学会的歌舞都教给了大家。从此,?尼山上就有了歌舞。纠朗讲述,朗确搜集整理。收入《西双版纳哈尼族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728字,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陈桂芬)

棕扇舞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有个哈尼族山寨,穷得十岁男孩光身子,九岁女孩穿短裤。早饭吃的是玉米粥,午饭吃的是野菜汤。一位好心的仙人路过此地,将一棵棕树种在寨子中。棕树一日长一节,长一节寨子变一个样,变得大家有吃、有穿、有新房住。人们说这是棕树带来的福气,过年时,他们用棕叶当扇,翩翩起舞,庆贺新年,庆贺棕树给人们带来的好生活。从此,哈尼族寨子房前屋后栽棕树,过节都跳棕扇舞。王义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收入《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六辑,32开,3页,1 2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6年编印。(宋自华)

大鼓舞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古时候,哈尼族寨子经常有妖魔鬼怪来作孽,或毁掉房屋,或偷吃猪鸡,或让人们染病致死。一天,妖魔到寨子里来偷猪鸡,被一老大爷发现。他敲响墙上挂着的牛皮吓妖魔,把妖魔吓跑了。第二天,老大爷把此事告诉了乡亲们。为此,人们都把家中的牛皮拿出来,蒙成大鼓,一旦妖魔出现,就擂鼓驱赶。从此,妖魔不敢再来这个寨子了。其他的哈尼族寨子也照此做,寨子也就太平了。人们把大鼓当做神圣的鼓,并在鼓声伴奏下模拟各种动物形态起舞。从此形成了大鼓舞并传袭至今。王义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收入《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六辑,32开,3页,1 5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6年编印。(宋自华)

阿咱搓的传说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哈尼族地区。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一年,哈尼族白宏人居住的地方干旱,人们求天神下的雨都被一只大鬼鸟吞了。为了射死这只吞雨的大鬼鸟,白宏人集中了几十个射箭能手,每支箭头上都浸了狗血。他们假装用猪鸡祭品献大鬼鸟,大鬼鸟果真飞来了,射手们几十支箭齐发,大鬼鸟中箭后变成黑云飘走了。大雨下了两天两夜,庄稼得救了,人畜得救了。人们敲击鼓,欢呼、歌唱、起舞。像鹭鸶点头,感谢天神下的雨;像老虎洗澡,表示万物的欢乐。从此,鼓舞(哈尼语为“阿咱搓”)代代相传至今。李四义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收入《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六辑,32开,2页,1 0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6年编印。(宋自华)

哈尼歌调的由来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地区。内容是:过去哈尼族有四大歌王,他们一起来讨论歌怎样才唱得好听,讨论了七天七夜还是没有结果。他们说话太多了,说得口干了,就到泉边喝水,听见山泉流淌下来时声音是“丁丁冬冬”的,碰到石头又“咂当咂当”的响。四个歌王说,好听极了,哈尼族的歌就要这样唱。这时候树林里吹过一阵风,发出“哗——哗——”的长音,他们又觉得好听,又照着唱。所以,现在哈尼族的歌唱出来既像泉水声,又像树林被风吹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朱小和讲述,史军超搜集记录。文稿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史军超保存,16开,8页,3 700字。(史军超)

金色花哈尼族歌舞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内容是:古时候,哈尼人既不会唱歌跳舞,更不会讲故事,日子过得单调极了。他们决定去找欢乐。为此,他们跋山涉水,在天神的指引下找到了一种金色花,戴在头上就会唱歌、跳舞、讲故事。从此,哈尼人的生活充满了欢乐。李泽索讲述,王传搜集。收入《云南民族民间故事选》,32开,3页,2 1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史军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