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人科学家成长规律研究:基础教育与教师影响

华人科学家成长规律研究:基础教育与教师影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各个方面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对于人的一生影响深远,这一点在华人高被引科学家身上也得到了完全的体现。除了上述特点外,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们的基础教育经历中还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当年的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另一个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就形成了对后来从事的某些科学门类的兴趣。

华人科学家成长规律研究:基础教育与教师影响

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各个方面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对于人的一生影响深远,这一点在华人高被引科学家身上也得到了完全的体现。作为在智力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他们从小成绩优异。的确,这样的好学生不乏其人。譬如祁力群就读扬州中学期间就是班上的学习骨干,自学微积分。安芷生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名牌中学。其中亦不乏天资聪颖者,如统计学家魏庆荣教授,三四岁时即能为大人们玩四色牌出谋献策,稍长又成为象棋高手,在中国台湾清华—交大梅竹赛”中屡夺冠军,还能诗善画,多才多艺。[2]但若以为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个个成绩超群,人人出入名校,则不尽然,其中不少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在中学阶段属于勉强“有书读”,甚至没能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

从事基因研究的徐立之,小时候一家人从上海迁至中国香港,由于家境不好,只能去不收费的义务学校读书,还被迫经常转学,念过的小学就“不止四间”,“升中试”考得也不好。[3]支志明则是自小家贫,很小便要帮忙贴补家用,大些则半工半读,中学时曾被转进较差学校,幸而“并未因此学坏”,而有趣的是他当时的化学实验能力还很差,是“习惯不成功”的心态和勤奋刻苦使他终成化学家。[4]1950年随家人来到台湾的刁锦寰,因当时的社会境况混乱受到波及,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竟经历了六所不同的高中,很少有在同一间学校待超过一年的情况。[5]从事纳米研究的王中林70年代初在家乡陕西蒲城读中学,正处在“学习就是‘学工学农’”的时代,“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泡在田里”,1977年夏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9月开始准备,凭惊人的决心和毅力啃完中学全部相关课程,1978年高考考出了全区第一名的成绩。[6]这些因家庭的困苦、时局的动荡未能接受良好、甚至完整基础教育的科学家们,仍能取得巨大成就,恐怕只能归因于他们的个人努力

另外一点可能和通常想象不同的是,尽管成绩优异在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中是普遍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求学时都是“书呆子”,更不是在封闭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今社会上触目皆是的“补习达人”。如身为科学家的祁力群在回忆母校扬州中学时,特别提及扬中人文环境熏陶对自己走上学术之路的影响,“扬州中学有很好的文学课程。教材精选了中外古今世界名著,而扬中老师们精湛热情的讲解,使我们从中汲取到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的博大思想和美好意境,为我们铺开了一条不断进取的人生之路。”[7]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联想到其他一些著名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钱学森等,会发现他们身上都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的特点,虽然作为科学家治学专精,但个人的基本素质却是文理兼通。

除了上述特点外,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们的基础教育经历中还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当年的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另一个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就形成了对后来从事的某些科学门类的兴趣。

当他人赞扬丘成桐数学天赋时,他却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当年培正中学数学老师的启蒙。一流的老师对几何公理的解释生动优美,“讲得眉飞色舞,讲很多有趣的故事”,令少年丘成桐“兴趣盎然、欲罢不能”。[8]祁力群回忆起自己在扬州中学读书时的老师们,不但提及初中时的数学老师李西涛、高一时的数学老师赵翠英对自己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影响,而且提到化学教师杨公仆虚心向他请教中学生数学竞赛题的解法,并夸奖他做得好的故事,更令他感怀老师对年轻学子进取心的鼓励。[9]另一位统计学家范剑青则是在渠桥一中读书时,幸运地遇到了蔡瀛洲等一批才华横溢的教师,“这些被斥为‘臭老九’的教师在‘文革’(www.xing528.com)

结束后迸发出巨大的教学热情,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着范剑青幼小的心灵”,在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的次年,范剑青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复旦大学数学系。[10]科学家们提到的老师对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包括学业方面的,还包括对他们的激励鼓舞,乃至行为示范和人格熏染,这为我们诠释“师”者的涵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除了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一些科学家们还较早地得到了另一位“老师”——兴趣的指引和帮助。1946年出生的物理学家陈和生,高一时得到一本中文版的《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著),读得津津有味,由此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1]自小爱读书的支志明上中学后“渐渐发觉自己爱看科学书籍[12]。也是搞统计的刘军从12岁起就对数学着迷,他说:“做数学就像玩一个游戏,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张纸和一支笔”。对父母给他挖来的书,刘军分不出哪些是高中的,哪些是大学的,就都看了;每到星期天,刘军都喜欢骑一小时自行车到朋友家或数学小组去做题。[13]在渐渐步入纷繁的大千世界的过程中树立起较为稳固的兴趣,既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早早投入其中,打下坚实基础,又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求索中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在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千呼万唤中,关于基础教育该如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近年来讨论不少,但对基础教育究竟能够对创新人才的成长起到什么作用,却研究不多,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基础教育经历看基础教育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个人禀赋和优质学校资源的确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帮助,但绝不是唯一起作用的要素,相比之下,个人的勤奋努力甚至能够弥补外部条件上的不足。而且在诸多外部条件中,教师的作用至少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教师所起的具体作用而言,激励鼓舞、率先垂范的作用不说强于,至少不弱于学业上的指导。而就整个基础教育所追求的目的而言,恐怕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文理体艺兼具的丰富的学习内容是最为重要的了。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基础教育经历看,在中学阶段就设立所谓“创新基地”,可能确实有助于部分天分较高的人才早日脱颖而出,但一来其所要求的条件大多数学校并不具备,恐难以普及;二来怕不免会错失一些此时表现并不抢眼,未来却可能成就功业的人才。毕竟,不少华人高被引科学家在中学时代也只是平平,甚至落后,最多看起来略有成功的可能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