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理解贫困生,促进成果

教育理解贫困生,促进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说让学生自证贫穷并没有伤害到其自尊,一个人要获得帮助就应该有面对的勇气。不要说公开演讲,有的学校张榜公布有受助资格的贫困生名单,都会使当事者备受煎熬。但在此时、此地,置身此情、此景,面对斯人、斯事,空谈“勇气”者,对于贫困生恐怕欠缺了一份同情之理解。只要人们还有消费贫穷的下意识,类似于“争穷”演讲这样的怪事就会继续出现,同学们的投票依据,不正是所谓的受感动程度吗?

教育理解贫困生,促进成果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新闻”其实并不多,许多引起轩然大波的事件,在既往的岁月里都曾经发生过,甚至连引起的议论也都差不多。比如沈阳大学学院搞的所谓“争穷”演讲,以前不少学校都这么在做,通过让贫困生当众演讲或上台陈述,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受助人的资格。而早在七年前,我也曾在某专栏写过一篇《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批评了这一做法,并且赞扬了中国科技大学出于保护学生自尊心目的而推出的“隐形资助”举措——通过“一卡通”对学生用餐情况进行监控、甄别、核实,使因贫困所致的基本消费水平显著低下的学生悄然进入视线,并在他们的账户内存入补助款。

对于“争穷”演讲(或者如校方所说只是“个人发言介绍”)的是非,完全没有必要再费笔墨去评说。这当然是错误的,是漠视学生内心感受的。做事情时不懂得尊重学生,平日里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喊得再响也没有丝毫意义。我认为,不少学校会习惯性地采用让学生公开演讲或发言的方式来选定受助者,其中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有居高临下的“施予者心理”,没有体贴入微的“服务者心理”;二是考虑自己付出的可见成本多了,考虑学生承受的不可见成本少了;三是对于当众语言表达的依赖性强了,对于学生真实境遇的敏感性低了。有了“施与者心理”,就会用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去贯彻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意图,让受施者“示弱”“示穷”似乎是习惯成自然的;自己可见的成本和效率意识多了,就会忽视每一个体所要承担的心理压力,反正学生们心情上的伤害和损耗又不能换算成金钱和时间;太依赖现场语言表达,完全有可能扭曲学生真实的生存境况,有的会说有的不会说,有的敢说有的不敢说,用剧场效果来代替现实判断很容易有偏颇,大家根据自己印象投出的票未必货真价实。

而在学生中人为划分出“评判者”和“被评判者”两大阵营这种做法本身就极其糟糕,面对同学的注视说着“示穷”“示弱”的话语,犹如在衣冠楚楚的人面前脱掉维护尊严的衣服。毕竟这不是评优,评优者无论面对怎样挑剔的目光也不至于手足无措,因为他仍然在优势位置。这也不是一场表演,表演者有角色作为掩体,深层人格得到面具的保护,无论怎样泪花四溢都不会感到耻辱。

有人说让学生自证贫穷并没有伤害到其自尊,一个人要获得帮助就应该有面对的勇气。这种观点仅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因为忽视了每一个体的独特性,忽视了那个年龄段孩子的独特性,尤其是有悖于这么一个基础:勇敢地展示自己家庭的贫困应该是个人主动做出的选择,任何在被迫的情况下当众自揭疮疤带来的体验绝不会是勇敢和荣光。学校搭设这么一个台子,其实是带有逼迫意味的。处于一个被审视、被评判的弱势地位的人容易产生受污辱与损害的情绪。不要说公开演讲,有的学校张榜公布有受助资格的贫困生名单,都会使当事者备受煎熬。必须承认很多处于特定年龄段、处于贫困境遇中的孩子,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虽然他们直面生活的勇气只会比从无贫穷体验的人更多,他们身上一定会生长出更为强大的力量。但在此时、此地,置身此情、此景,面对斯人、斯事,空谈“勇气”者,对于贫困生恐怕欠缺了一份同情之理解。这同情不是可怜,而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情。

读大学时我曾经申请过助学金,但因为名额有限没有得到批准。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辅导员老师告诉我这个结果时亲切的眼神、柔和的语气,而且谈话是单独在宿舍里一对一进行的。二十多年后的教育者怎么反而离人性化越来越远了呢?(www.xing528.com)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领地,无论富者穷者智者愚者,身边都围着一道或高或矮的篱笆,以保护自己的个人领地不受侵犯。这道篱笆既是一种拒绝,又是一种邀请:它拒绝恶意的窥探,粗暴的闯入;它邀请真诚的帮助,平等的会晤。它是脆弱的,阳光可以渗透,和风可以吹拂,但无法承受双足的践踏。

伸手相助,永远都是值得赞美的。但请不要忘了认真对待那一道守护人性中最后一点尊严的心之篱墙。

从学校搞“示穷”或“争穷”演讲,我也联想到了围绕着我们的一种浮躁媚俗的媒体生态。说句实话,我认为有的媒体竞相批评“争穷”演讲是颇为可笑的,因为有太多的媒体尤其是真人秀节目正是打着“感动”“梦想”“励志”的旗号在消费贫穷、消费苦难。秀场上的有些人,正是通过揭疮疤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关注。有一点命运的波折就大做文章,有一点小小的磨难就肆意夸张,甚至还会玩编造苦难经历的把戏,加上音乐总是不失时机地拼命催情,非要整出一片感动全场、涕泪交加的场面出来不可,观众们似乎也无比热爱这种真人版苦难片加励志片的剧场效果。只要人们还有消费贫穷的下意识,类似于“争穷”演讲这样的怪事就会继续出现,同学们的投票依据,不正是所谓的受感动程度吗?

2013年10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