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孩子潜意识对未来的影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孩子潜意识对未来的影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会失去人生宝贵的自信心,变得自暴自弃。父母对他们失败的惩罚,孩子们会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心,会埋藏下深深的自卑感和挫折感,这种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使孩子们的正常心理遭到了扭曲,长大以后,他不但没有任何的创造力,而且就连正常的工作也难以进行。他们是否能承受了这样的事实:大学成了孩子最后的归宿。学校考试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分数主要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孩子潜意识对未来的影响

“夏雨上了四年级,但学习成绩一直都没有起色,总是排在班级的末尾。而且他写字特别慢,每次做作业的时候,母亲总是在旁边拿着一把尺子,数着‘一二三’。在三秒之内,如果写不出一个字,就用尺子把他的手打一下。每次做作业时,夏雨总是吓得抖抖索索。这个母亲在接受‘赏识教育’后,改变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一次,小夏雨数学考了30分。按过去,她早就一个巴掌拍了上去,但这次她却对吓得缩在一旁的小夏雨说:‘才开学这么短的时间,你就掌握了30分的知识。’孩子看着妈妈,惊呆了。第二次考了50分,虽然较前一次有了进步,但他却觉得惭愧——对不住妈妈。没想到妈妈却对他说:‘你一下子就提高了20分,潜力还在后头。’第三次,夏雨考了60分,妈妈又对他说‘不要小看这60分,这可是从量变到质变,你终于及格了。’第四次小夏雨竟然考了100分。这次轮到妈妈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孩子在自己的鼓励下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鼓励孩子会使孩子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而一味的施加压力,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会失去人生宝贵的自信心,变得自暴自弃。老师,请你分下留情!这句话并非作者杜撰,而是出自小学生之口。对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分数不仅仅会给他们带来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较早地体验了失败的滋味。父母对他们失败的惩罚,孩子们会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心,会埋藏下深深的自卑感和挫折感,这种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使孩子们的正常心理遭到了扭曲,长大以后,他不但没有任何的创造力,而且就连正常的工作也难以进行。

我曾经从事过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几年以后发现,凡是我接触过的患者,大都是从小听话的好孩子,考上大学也是成绩不差的优等生,但是,他们却有着严重的心理障碍,一些人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或磨擦就想到自杀。我真为这些优等生的脆弱心理担忧,更为那些还在远方为孩子考上大学津津乐道的家长感到忧愁。他们是否能承受了这样的事实:大学成了孩子最后的归宿。

这种悲惨的事实太多了。上海一所国家重点师大的一位杰出的博士不堪忍受疾病,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跳楼自杀了。接着,在文科大楼接二连三地跳下几位、据说是为爱情而徇情的女生;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里的一位刚获准留校的博士生不明原因突然跳楼了。还有一所著名大学的博士生,据说也是爱情失落,从楼上跳下来摔伤了……。谁能想到,神圣的象乐塔竟会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谁之过?父母、老师你们能推卸责任吗?!(www.xing528.com)

我建议,在孩子的考分上,如果父母素质不高,请不要用不合理的方式管教孩子,你是在耽误你的孩子;如果老师素质不高,请不要用不合理的批评训斥孩子,你是在挫伤孩子。学校考试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分数主要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分数应当具有激励孩子改正错误、不断进步的功能,但实际中,分数却起着将孩子过早地贴上标签、划分等级分流的作用,使优者狂傲,差者丧气、使正常者不正常、健康者不健康……

我现在还在担心,老师们如果掌握不好分数评判的尺度,不能正确地使分数发挥作用,那么,有多少孩子不正是躺在分数的屠刀下,发出微弱的呼喊:老师,分下留人呐!

写作之余,我看着自己天真活泼的孩子。他是小学生,学习中等,却有着健康的身体,在学校是棒球队队长,他除了喜欢棒球外,还喜欢读课外书。我鼓励他的爱好和兴趣,我不在意他的考试成绩,但我却在意他的身体和心理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我鼓励他,希望他是一名出色的棒球运动员。他却对我说:作为一名出色的棒球运动员,在什么方面都应是出色的!没错,我希望能培养他成为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的人,哪怕就是普通劳动者,我愿足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