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治理理论基本含义

社会治理理论基本含义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治理”概念产生以来,治理理论逐步发展完善成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理念体系和制度架构,成为国际学术界最热门的前沿问题之一。治理理念提供了认识社会治理行为的价值导向,是社会治理理论的一个核心要素。治理方式、治理模式都是基于治理机制方面的认识,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制度保障要素。[7] 治理能力承载着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条件要素,是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治理理论基本含义

自“治理”概念产生以来,治理理论逐步发展完善成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理念体系和制度架构,成为国际学术界最热门的前沿问题之一。英国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罗茨从三个角度介绍了治理的定义:目标的视角,治理强调通过监督、指导、控制等手段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以及收益的最大化;价值的视角,治理追求的是法治与责任,是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上的沟通协调;管理方法的视角,治理强调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互动,不仅运用政府的管理控制手段,也会引入市场的激励机制以及社会组织的管理方法。[2]

社会治理理论是在治理理论与社会治理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用于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化解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1.学理层面

通过梳理我国学者对社会治理含义的界定,代表性的观点包含:

王春光认为,社会治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治理社会,二是社会治理。前者指社会属于治理对象,而主体是政府(代表国家)、企业(代表市场),关键主体是政府。在第二层含义中,社会既是作为主体出现的,又可能是治理对象,即社会实现自我治理或管理,同时,社会也可以管理或治理其他对象,即政府和企业,也就是说,社会治理政府和企业。[3] 前者是行政主导的逻辑,后者是社会力量主导的逻辑,可见根据治理理念的不同,对社会治理的认识也会有所区别。治理理念提供了认识社会治理行为的价值导向,是社会治理理论的一个核心要素。

李胜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社会不信任、不和谐的情绪增加,亟须增强治理柔性和实行“靶向”施策,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4] 可见,社会治理的柔性化治理方式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一种选择路径。祁文博认为,从中国的行政生态来看,中央集权式的各层级政府的纵向权力运行呈现出“自上而下”的特征,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以及治理资源、规则匮乏等现象带来社会横向建构不足的问题。[5] 社会治理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治理模式可以为解决行政治理难题提供方法和途径。治理方式、治理模式都是基于治理机制方面的认识,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制度保障要素。(www.xing528.com)

姜晓萍和董家鸣指出,努力提升党建引领下的政府治理能力、市场监管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交通治理能力、环境治理能力、风险治理能力等,加快推进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6] 李芳认为,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7] 治理能力承载着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条件要素,是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兴认为,社会治理在新常态下,治理主体从“政府单一主体控制”转变为“社会多元主体共治”。[8] 孙晓春指出,社会治理就是由多元的治理主体通过协商与互动的方式,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做出共同决定并采取一致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的过程。[9] 社会治理倡导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进程,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通过协商、沟通的方式,开展对话与合作,形成合作共治的美好社会治理局面。

2.国家战略层面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办社会,到新时期国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工作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国家“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其中,民主协商属于治理理念要素,法治保障属于治理机制要素,科技支撑属于治理能力要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属于治理主体要素。

通过对社会治理含义的学理梳理及社会治理在国家战略层面的解读,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主要包含“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能力、治理主体”四个核心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