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群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教育培养手段

班级群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教育培养手段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阶段,相对班级组织概念而言,班集体更具有群体性特征。在班集体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特点的不同,采取的教育和培养的手段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将班集体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的主体,能主动地根据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以及班上的情况,自觉地向集体成员提出任务与要求、自主地开展集体活动。

班级群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教育培养手段

1.班级组织与班集体

(1)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中世纪末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进步要求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客观上要求扩大教育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与小农经济和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个别教学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教学有比较固定的结构与模式,班级授课制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以及师生从事教育活动、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据有关资料记载,班级授课制最早产生于15世纪的西欧。当时的一些教会学校、古典中学首先采用了班级教学的形式,即教育者把年龄相仿、知识经验相近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施教。这种学生群体就是最早的班级组织。

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形式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论证。他提出“一个教师同时教很多学生是可能的”的假设,为班级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从世界范围看,对班级组织的确立与推广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当数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形式日益规范,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又进一步提出了分科课程论、教师主导论和课堂教学的原则、环节等,构筑了班级组织的教学论模式。

任何组织的组成都有某种规定,对于其成员也有某种要求。这种规定和要求主要表现在成员特质、规模、规范和时限等若干方面。就班级组织而言,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班级管理不同于工厂、企业管理之处在于,其管理是“人——人”的关系,管理的成效体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上。由此决定了班级组织管理过程必须服从培养人这一目标,与教育过程有机配合,致力于创设一个优化的微观社会环境,进而使班级成员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在人员特质上,构成某一特定班级的成员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是具有限定性的,即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大致相近,知识起点水平大致相同;在规模和人数上,每一班级学生人数大体上是固定的——在接受某一类型教育的过程中(除特殊原因外)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是相对稳定的;在规范和秩序上,班级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各种规范和秩序是基本稳定的;在时限上,班级组成时间多规定有年限,通常是某一阶段教育任务的开始到完成。目前,我国普通中小学班级的组成年限一般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应该说,当代各国班级组织及其管理体现的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

(2)班集体

班集体不是一群学生的偶然会合,也不是形成班级就必然成为班集体,而是由目的一致、行动一致而结合起来的,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一定的组织纪律,有坚强核心和健康舆论,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群体。可以说,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阶段,相对班级组织概念而言,班集体更具有群体性特征。

集体是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和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有作为集体有机整体的行为与特征,不是班级个别学生的总和,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

“班集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在对班集体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集体教育理论中提出的,班集体是一个儿童处于经常的、紧密的联系之中的基层集体,它是学生的最为稳固持久的统一体。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具有一定目的的个体集合体,参加这一集体的每个人都是被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拥有集体的机构。凡是有集体组织的地方,那里就有集体的机构,那里就有受集体委托的那些全权代表人的组织存在。

2.班集体的发展阶段(www.xing528.com)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从班级组建起就一下子形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几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阶段。在班集体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特点的不同,采取的教育和培养的手段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将班集体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1)松散期

这时,班级从组织上建立起来了,但学生之间互不了解,交流少;班级规范不健全,偏离规范的行为较突出,这时集体对班主任有较大的依赖性,不能离开他的监督独立地执行他的要求,班级的核心和动力是班级的组织者——班主任,学生以服从教师为主,班级缺乏吸引力。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班级规范,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培养初步的集体意识。一般要求班主任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集体目的和应当遵守的制度与要求,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促进集体的发展。如果班主任不注意严格要求,班级就可能走向涣散。

(2)凝聚期

随着班级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之间交往增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班级骨干分子产生;班级的组织与功能比较健全,集体意识开始形成,班级吸引力增强;班级规章制度发挥作用,多数学生行动趋于一致。这时,班集体能够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的工作与活动,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在于加强班级工作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将班级规章制度落实到活动;调整学生人际关系,正确引导小团体;培养集体精神。

(3)形成期

班集体形成的初期表现为:班级凝聚力增强,人际关系不断改善;班级目标日趋完善,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逐渐整合;班级规范为学生内化,自律行为较突出;集体归属感、荣誉感较强烈;学生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级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与活动。班主任的任务在于结合实际制定可行性班级目标;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抓好两头带动中间。

(4)优化期

良好班集体优化期的特点是,积极分子队伍壮大,学生普遍关心、热爱班集体,能积极承担集体的工作,参加集体的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形成正确的舆论。这时,班集体已形成,班级组织机构、目标、规章制度已经完善;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班风、学风已经形成;学生主体意识明显,自我教育能力增强。班集体已成为教育的主体,能主动地根据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以及班上的情况,自觉地向集体成员提出任务与要求、自主地开展集体活动。班主任的任务在于进一步促进优良班风和传统的形成,培养学生各种独立活动能力,鼓励学生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而不断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