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古代石刻:药王山碑林的背景及历史

陕西古代石刻:药王山碑林的背景及历史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条件下,人们常以家族或结邑的宗教组织方式集资,采用在中国产生已久的石碑形式,雕造出供奉佛像的一种宗教石刻造像碑。药王山之名源于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其出生于离药王山五公里的孙家塬村。明隆庆六年在山中太玄洞立碑刊刻孙思邈著述的《千金宝要》、《海上方》等医学典籍,此山遂有“药王山”之称。药王山碑林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陕西古代石刻:药王山碑林的背景及历史

魏晋北朝时期,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一带,民间雕佛造像蔚然成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条件下,人们常以家族或结邑的宗教组织方式集资,采用在中国产生已久的石碑形式,雕造出供奉佛像的一种宗教石刻造像碑。以后道教信徒也采用了这种形式。这种刻有佛、道像的造像石碑,一般立在村口、路边及寺庙内,供僧人、信徒设斋供奉,顶礼膜拜。

造像碑一般无碑额,而代之以佛龛造像,一般为单面刻,也有双面或四面刻。这种碑的上部正中为凹陷进去的造像龛,根据造像对象的不同,分别为一龛或两龛。龛内大多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布局形式。有些较大的造像碑还在龛下加刻香炉、狮子、夜叉等线刻或浅浮雕。部分造像碑在佛龛下刻制礼佛图、出行图、佛传故事及供养人画像等。这些画像多为线刻,也有浮雕作品。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中渭北地区主要居住着氐、羌、匈奴及鲜卑杂胡等族,他们或自成村寨,聚族而居,或与汉族交错杂居,互通婚姻。在渭北造像碑中,常见的氐姓有杨、吕、王、吴、仇、毛、苻等;西羌姓氏有荔非、钳耳、似先、雷、夫蒙、弥姐、姚等姓氏;匈奴姓氏有张、盖、刘等。由于少数民族迁居中原之后,迅速分解融合于汉族,到隋代造像碑中少数民族的复姓已不多见,到唐代就很难再从姓氏上区分其民族所属,这种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经过百余年的演变已基本完成。

陕西造像碑的供养人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家族造像碑,这类石碑占总数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最早两例是泰常五年(420)王同信造像碑和始光元年(424)魏文朗佛道造像碑;另一种为宗教结邑造像碑,约60余通,目前发现最早的是正始二年(505)冯神育佛道造像碑。结邑组织中,姓氏种类较多,各种姓氏所占比例较均匀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妇女结邑,异性妇女是某一同宗大族的妇女或嫁入该族的外族妇女,如绛阿鲁碑;另一种为诸姓合邑造像,在邑义中各种姓氏一般都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这类结邑多为汉姓居多,或汉与氐、羌混居而成,如辛延智碑。由此可以得知,在渭北地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少数民族往往聚族而居,而汉族诸姓则以混居为主,两者区别很大。(www.xing528.com)

药王山碑林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海拔812米。唐代称磬玉山,宋、金称五台山、北五台山、东山。药王山之名源于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其出生于离药王山五公里的孙家塬村。他晚年隐居山中,治病救人,著书立说。死后,百姓们在山中修建了孙真人祠,尊称他为“药王”。明隆庆六年(1572)在山中太玄洞立碑刊刻孙思邈著述的《千金宝要》、《海上方》等医学典籍,此山遂有“药王山”之称。药王山现存的宗教遗迹共有四处,分别为后山摩崖造像、南庵道观、北洞(又称太玄洞)和碑林。

药王山碑林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初期将碑石由县城文化馆移置药王山北洞吕祖庙内,1989年移置集禖宫旧址之上。现存160余通北朝至唐代的造像碑及宗教石刻,是国内最重要的造像碑收藏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