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与心理健康:西方心理学视角

阅读与心理健康:西方心理学视角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借助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审视阅读疗法,有助于理解阅读疗法中出现的问题与原因、现象与本质、矛盾与症结等。美国心理学家E.H.埃里克森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

阅读与心理健康:西方心理学视角

西方心理学一直是在思辨哲学的母体中孕育的,具有相当深厚的学术资源,其研究面广,流派纷呈。借助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审视阅读疗法,有助于理解阅读疗法中出现的问题与原因、现象与本质、矛盾与症结等。现举例如下。

(1)精神分析说。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人格结构可以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与人格内部的能量宣泄有着极大的关联,但又取决于人们对外部环境的求同、移置和升华,阅读在此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心理状态如同水利动力系统,渠道通畅才能保证正常流动,如果渠道不畅或堵塞时,就需要利用合适方法疏通或另开新渠,这样,人们才可以摆脱各种心理障碍读者有着复杂的情感情绪,读物也会蕴含相应的情感情绪,读者阅读时,读物传达的情感情绪恰好减弱或抵消了隐藏于读者心中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感情绪,从而会使读者缓和、疗愈病情。[36]

(2)合理情绪说。美国心理学家A.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合理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取向也有消极取向,也就是说,人具有理性的利于生存发展的倾向,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倾向,正是由于非理性的生活态度才会导致心理失调。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而引起的。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也就是说,通过阅读将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除或减轻。[37]

(3)建构结构说。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Jean Piaget)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建构结构理论”。他认为: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的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文本意义不断建构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总是倾向于用原来的知识结构来同化它,但是因为作品中的新信息不同于原来的结构,于是在同化新信息的同时,必然要引起原有结构的变化,产生一种新的结构以顺应新的信息,[38]包括读者心理结构的变化。

(4)心理动力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勒温(Kurt Lewin)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心理动力理论”。他认为:一种目的或一种意向,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产生具有动力意义的紧张系统。生活空间是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个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决定于人的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人们总是在需要的激励之下形成动机,做出决定,开展行动,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并产生新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心理特质是产生何种需要和需要程度的内在因素,阅读等外界环境将诱发读者心理需求的产生及读者心理状态的变化。[39]

(5)认知协调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常于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但是不协调作为认知关系中的一种,却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个人构造自己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去根除一切搅扰。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和谐,通常会做出态度或行为上的调整。个体认知系统元素间的关系可划分为“无关”“协调”和“不协调”三种。实现认知协调有三种途径:一是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二是改变态度,使态度符合行为;三是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阅读改变认知来实现。[40](www.xing528.com)

(6)认知干预说。西方心理学家I.罗斯(I.Ross)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认知干预理论”。他认为:认知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或影响个体已有的认知思维模式来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水平的各种主动措施,其中自然包括人们从事的阅读活动。这些主动措施将使人们的信念系统发生改变:一是使信念不能获得证实,将那些与信念矛盾相反的证据放到个体面前,从而导致个体对其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二是概念重建,给个体提供另一种可以解释其观察和经验的概念系统,从而取代个体的原有信念。三是内省或顿悟,促使个体理解其信念形成的过程,人们推测重新认识信念过程的不合理性可以引起信念的修正。[41]

(7)自我同一说。美国心理学家E.H.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他认为:“自我同一”是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人的一连串感觉,阅读是获得自我同一境界的有效途径。读者与文本互动后产生的影响有三种:一是“视为同一”,就是指读者将书中真实或虚幻的情节,与自己的心境相结合;二是“精神上解放”,就是指产生“视为同一”的心理时,能松弛自己的紧张情绪;三是“产生洞察力”,就是指读者对书中的情节产生认同心理后,能从一个比较成熟的水平上看待自己的情境,从而获得对事情的洞察力,并能以较理性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42]

(8)心理分区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Robert M.Yerkes)和约翰·迪灵汉·多德森(John D.Dodson)于1908年提出了“心理舒适区理论”。他们认为: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可以使心理和行为处于稳定水平,从而得到最佳表现。但是,人们也需要有一个相对焦虑的状态,即一个压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最优焦虑区”,它正好在“舒适区”之外。美国心理学家诺埃尔·蒂奇(Noel M.Tichy)进一步将人的知识状态和心理状态分为三个区域:一是舒适区,人们处在熟悉的环境中,交熟悉的人,做熟悉的事,但难以获得新发展;二是学习区,人们处在新鲜的环境中,接触新领域,获取新信息,可以通过不断阅读获得新发展;三是恐慌区,人们在这个区域中会忧虑恐惧,压力沉重,无所适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两面性,“舒适区”对人们而言也是如此。人们通过阅读增知益智,一方面可以不断扩展舒适区,缩小恐慌区,将学习区变为舒适区,使心情得到抚慰;一方面走出舒适区,跨入学习区,将恐惧区变为学习区,使心愿得到满足。[43]

(9)情绪管理说。“情绪管理”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方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情绪管理的能力被称为情商。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1995年出版的《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认为,情商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的成就最多20%可归诸智商(IQ),另外的80%则要受到其他因素尤其是情商(EQ)的影响。阅读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智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情商的改善。也就是说,阅读在提高人的认知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人的自我觉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达到稳定情绪、控制情绪、优化情绪的目的。[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