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民俗:送瓜求子,祈求生育

湖南民俗:送瓜求子,祈求生育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通过送一些象征物,如冬瓜、南瓜、麒麟等,给久婚不孕或新婚女子,以达到祈求生育的目的。送瓜求子之俗,在湖南较为普遍。在八月中秋前夕,村中热心的亲友商量给那些婚后久不生子的家庭送瓜求子,但一般要事先通知该家家长并得到他们的同意或默许。然后人们把瓜送到新婚或婚后不育妇女之家,祝贺主人早生贵子。[49]通道县侗族的中秋“偷月亮菜”习俗,较之上面各地的“偷瓜送子”有了不少变化,但仍可看出其求子的巫术意义。

湖南民俗:送瓜求子,祈求生育

即通过送一些象征物,如冬瓜、南瓜麒麟等,给久婚不孕或新婚女子,以达到祈求生育的目的。

送瓜求子之俗,在湖南较为普遍。笔者检索了丁世良、赵放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一书所辑录的74个修撰于明、清、民国时期的湖南地方史志的婚俗资料,发现其中记中秋节送瓜求子习俗的有24个。从这些史料来看,送瓜求子习俗在湖南的各民族、各地区均盛行,其名称或叫“摸秋”,或叫“送瓜”,或叫“送秋”,其方式或自己偷(摸),或他人送,或他人偷后送,偷的瓜有南瓜也有冬瓜,而其装扮瓜的方式也各具特色。下面辑录历史上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些地方史志中,记载这一习俗的资料,以见明清民国时期该习俗在湖南少数民族中的情况:

道光元年(1821年)《辰溪县志》:“(八月十五日)有艰于子者,亲友为私取邻园瓜,设鼓乐送之,以为宜男之兆,曰‘送瓜’(取瓜瓞绵绵意)。”

同治十二年(1873年)《武冈州志》:“(八月十五日)城乡妇女是夜以衣服装瓜像小孩,金鼓笙箫,爆声,送于少妇床笫,兆生男,谓之‘送瓜’。”

同治十三年(1874年)《黔阳县志》:“(八月十五日)或入人家蔬圃中摘瓜抱归,置之帐幔中,以兆宜男。”

光绪元年(1875年)《兴宁县志》:“(八月中秋)好事者或以鼓吹、灯、爆送瓜,为宜男之庆。”

光绪元年(1875年)《宁远县志》:“(八月)中秋送瓜,祝人有子。有艰嗣者,戚友取南瓜,择父母俱存、兄弟众盛之稚子,捧瓜鼓吹送至其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沅陵县志》:“(中秋)有艰于子者,或妇人私取乡园瓜,暗酬以值,或亲友备鼓乐送瓜,主人设筵款宾。(《府志》)”(www.xing528.com)

此外,道光五年(1825年)《晃州厅志》(今新晃县)、同治八年(1869年)《保靖志稿辑要》(今保靖县)、同治九年(1870年)《芷江县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古丈坪厅志》(今古丈县)、民国十二年(1923年)《慈利县志》等县志均对其有记载。但这些地方志的记载都只记了个大略。下面援引今人的调查研究来对其作详细介绍。

邵阳苗寨潭村1949年以前一直流行送瓜求子的习俗。在八月中秋前夕,村中热心的亲友商量给那些婚后久不生子的家庭送瓜求子,但一般要事先通知该家家长并得到他们的同意或默许。也有的是婚后久不生育的家庭,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向众人表明希望大家在中秋节帮忙送“孩子”。[45]邻舍凑在一块儿,商定去某家摘一个冬瓜,然后用细长的丝瓜做成手脚,用茄子安放在冬瓜的顶部做成头部,在冬瓜下面戳个小孔,往里灌水后用一红辣椒塞好。红辣椒,叫“麻翘子”[46]。将冬瓜扮成小孩模样后,在一位老人的带领下,放着鞭炮、吹着喇叭,热热闹闹地涌进求子人家里。一进门,领头的说:“恭喜贺喜!我们大家给你送来一个白胖胖的儿子了,今年再养个小儿子。”众人边说边把“冬瓜小孩”放在床上,用被子盖好,接着把冬瓜底部的辣椒拔下,装在里面的水便流了出来。大家一阵欢笑,说:“撒尿了,撒尿了。”虽然床上一片狼藉,但主人仍很高兴,而且办酒席招待众人。[47]

花垣县苗寨也有中秋夜“送子”的风俗,其做法显得更古朴。中秋节那天,白天派一人找一个冬瓜,晚上偷来,在冬瓜下抠一小眼,灌入污臭的潲水,用一只红辣椒塞住。然后人们把瓜送到新婚或婚后不育妇女之家,祝贺主人早生贵子。接着把冬瓜放在妇女怀中,抽掉辣椒,潲水流在妇女身上。围观者学婴儿的哭闹声。女主人笑眯眯地收下瓜儿,马上端出果糖,热情招待客人。[48]

土家族亦有此俗。如在永顺县,凡生育(产)艰难之家,或希望生育(产)顺利的人,其相好者在中秋晚上,在田地里摘一个大冬瓜,用红布包住,一进主人门,就连叫“恭喜,恭喜,送一个冬瓜儿上门了”。男主人用双手接住,然后交给妻子。其妻则抱着作喂奶状,有人装作婴儿哭笑之声。如次年果然生下男孩,必取奶名曰“冬瓜”,且请送冬瓜者大吃一顿。[49]

通道县侗族的中秋“偷月亮菜”习俗,较之上面各地的“偷瓜送子”有了不少变化,但仍可看出其求子的巫术意义。在该县坪坦地区,中秋之夜姑娘只要打把伞遮住自己,便可到别人的园里去“偷”瓜果小菜。但实际上这天晚上,主人都会选园中最好的瓜果,在旁边插上草标,使姑娘们不致忙中“偷”错。而姑娘们多选自己中意后生的园圃去偷,摘走之后,还高声喊:“阿×,你的瓜果我摘走了,今晚到我家去吃油茶啊!”当嫂子的,这一晚也会跟着姑娘们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不能邀请后生。她们在默默祈祷,细心地寻觅,希望能摘到一个最肥大的瓜果,以保佑她来年生个胖娃娃。年轻的母亲们“偷月亮菜”,则只选择最青翠活鲜的毛豆,因毛豆谐音“毛头”(小孩),吃了毛豆,可以使她们的“毛头”平安吉祥。[50]嫂子(未孕者或新婚不久者)参与“偷月亮菜”,显然是偷瓜习俗的衍变。

在巫术送子习俗中,嘉禾县则有送米筛以求子的习俗。民国二十年(1931年)《嘉禾县图志》载:“凡已嫁之女不孕不育,其母为其买一米筛,择一多子之妇送于女家。”[51]米筛,民间习称筛子,筛子之“子”与子女之“子”相同,再加之由多子的妇女送过去,这样在巫术思想之接触律的作用下,人们便认为其具有了求子的作用。这一习俗,据说现在在怀化仍有存留,不过有一定的衍变而已。据长沙理工大学郑劭荣教授说:“怀化至今还有这习俗,新婚时夫家预备一米筛,送给进门的新媳妇。”[52]

其实,我国民间早在西周时期,便有以“瓜”象征妇女生子的习俗。如《诗经·大雅》中《绵》的开篇便是“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对民间缘何会形成这一习俗的深层原因,美国学者分析指出,“童年时代的人类想象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像人一样有性别。古人从经验中得知性的果实,性既是一种很神秘的事物,也是对生殖和生命以及任何种类的存在的最现成的解释。所以古人认定万物,动物或非动物,都是有性的,以与人生儿育女的过程相类似的方式来繁衍自己的类或其他存在物的类。”[53]闻一多也指出,“是因为瓜类子多,是子孙繁殖的最妙的象征,故取以相比拟”[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