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化侗族青年的恋爱礼俗-《礼仪民俗》

怀化侗族青年的恋爱礼俗-《礼仪民俗》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侗族在怀化分布较集中,辖区内的新晃、通道、芷江均是侗族自治县。这些地区的侗族青年男女主要通过互相问答的对唱进行恋爱。侗族青年男女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恋爱方式。“种公地”,有团寨与团寨之间、本团寨内房族与房族之间开展两种形式,但不管哪一种形式,活动的主体都是未婚的青年男女,其目的都是为他们恋爱提供便利。晚宴后,老人散去,青年男女留下对唱双歌、十八歌,谈情说爱,通宵达旦。

怀化侗族青年的恋爱礼俗-《礼仪民俗》

侗族怀化分布较集中,辖区内的新晃、通道、芷江均是侗族自治县。这些地区的侗族青年男女主要通过互相问答的对唱进行恋爱。传统侗族民间的情歌,其词比较含蓄委婉,且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青年男女要经过“初相会”、请媒、约会、相恋、成双等歌唱环节才开始谈婚论嫁,结为夫妻。

在不同的阶段,男女所唱内容亦不相同。如“初相会”时,男子含蓄地邀请女子,唱:“有缘,有缘,有缘相遇在花园。蜜蜂遇着花,锦鸡遇着伴。姐呀!邀你这边同坐,不知是爱还是嫌?”女子若是有意,则以“出门遇见鹊雀,相会桂花树脚。就像羊儿遇上青青草儿,画眉儿遇上阳雀儿。妹妹遇上哥哥,哥哥人本谦和。来邀妹妹同坐,妹妹怎好推托”[23]这样的唱词应答。

相识、相交一段时间后,男女双方若觉得情投意合,那男方要请一个儿女双全的人携带一些礼物到女方家,吃“订婚宴”。在这之前,男的以歌征询女方意见。他可能会唱:“姐家的梨,皮嫩新鲜好吃,树高万丈,不架云梯难取。弟想品味,望靠旁人帮忙着力。花园结交好同良,望靠山歌和媒人。”这里运用比喻,含蓄表明自己将请媒人上女方家提亲订婚。女的自然也会欣喜应承:“哥嘛,有意;妹呢,心里定一。请媒穿针引线,这是应该的。十八的姑娘,二十的哥哥比配相当,情相投来意相合。隔河两岸,架部鹊桥让牛郎织女千年常过。”[24]

至于平时约会,男女双方更是以歌传情达意,以歌表明自己的心意。如男子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唱句表达自己对意中人的日夜思念和坚定的爱恋:“妹妹请静静地听我唱支歌,哥哥日夜不停想你,我却不好明说。郎想自尽去给妹妹掏心掏窝,如果郎死去能得妹心,我也无怨无悔。”女子听后,也以歌回应情郎的表白:“哥哥请侧耳静听妹妹唱支歌,哥哥莫要用花言巧语骗我。妹妹只想我俩相爱能到九十九,哥哥要珍惜性命才能好好陪着我。”[25]

有的青年男女在恋爱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其他的阻力,他们也是以歌传达心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坚守。如流行在新晃县扶罗镇一带的《讲过不离就不离》,是一首女声演唱的侗族情歌:“讲过不离就不离!要等那青山脱皮,要等那海枯龙现爪,马头生角,妹才呀离。”[26]这里女子以“青山脱皮”“海枯龙现爪”“马头生角”等大自然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起誓,表明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守护。这首歌与大家熟悉的汉代乐府民歌《上邪》写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7]有异曲同工之妙。

恋爱双方经过较长时间的交往后,确定了婚姻关系。这时的情歌内容可能会逐渐涉及婚后的生活。如男子可能会对自己的意中人唱道:“莫嫌我家坐茅棚,茅草烂了架子在,不会年年落难中。”女子则会以“不嫌,不嫌,不嫌苦李在路边,蜜糖没有苦李甜”[28]这样的唱词回应自己的心上人。

侗族青年男女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恋爱方式。如在通道县,就有“站黄昏”“坐夜”(又有“火塘传情”“聚堂谊”“坐仓楼”“走寨做客”等方式)“玩山”“种公地”等[29]。诸多方式中,男女双方都离不开“歌”,其中“种公地”极具地方特色。

“种公地”盛行于通道县的西南部地区,是侗族青年男女很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恋爱方式。“种公地”即集体种公地之意。“种公地”,有团寨与团寨之间、本团寨内房族与房族之间开展两种形式,但不管哪一种形式,活动的主体都是未婚的青年男女,其目的都是为他们恋爱提供便利。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初定“种公地”。当甲房族青年男子看上了乙房族姑娘而有意追求时,他们便事先互相通好气,在除夕夜晚,各自带上三五团糯粑一起赴乙房族姑娘们组织的年夜茶歌会[30]。在茶歌会上,他们尽可能跟姑娘们唱歌、对话、接触,趁机向她们透露共同结一场“公地”的心意。(www.xing528.com)

打道回府后,小伙子们一起分析总结情况,大家认为如有希望,便会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就在新年正月初二晚上,选派两三个精明小伙子登门造访乙房族,竭力相邀姑娘们。经过一番逗趣,姑娘们会含蓄答应对方的邀请。

(2)摆“合拢宴”。第二天早上,甲房族的小伙子们紧锣密鼓地安排当天事儿。因按照“种公地”习俗,初定“种公地”的这天,要摆“合拢宴”,迎接参加“种公地”的姑娘们来做客。

“合拢宴”的菜由小伙子们这边提供,而酒则由姑娘们出。但姑娘们出的酒仍需要小伙子这头派人挨家挨户去收,每家二三斤左右,哪家送交酒就表明该姑娘愿意参加“种公地”了,反之则表示谢绝。

下午,除那些“过来人”留下来帮忙料理各种事务外,其他年轻小伙子必须全部去迎接客人。届时,小伙子们穿上盛装,人员到齐后,便吹着芦笙、放着鞭炮去迎接参加“种公地”的姑娘们。自愿参加“种公地”的姑娘们也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等待小伙子们前来迎接。把姑娘们接来后,在一片芦笙、鞭炮声中,大家尽情地哆耶[31]、跳踩堂舞。到太阳偏西时,小伙子们一哄而上,拉上自己的意中人带到自家屋里去做客认屋。傍晚时,小伙子们又将分散去的客人请到“合拢宴”宴席上来。

“合拢宴”先由祭师念诵《种公地请神》词,祭祀“桥头祖母”“四萨花林”“门楼土地”各路神灵及列祖列宗等,然后才正式开席。酒过三巡,由青年男女唱赞颂老人、赞颂青年人、赞颂酒、赞颂肉、赞颂鱼之类的赞席歌,大家边唱歌边喝酒。晚宴后,老人散去,青年男女留下对唱双歌、十八歌,谈情说爱,通宵达旦。第二天,小伙子们又吹芦笙、放鞭炮送姑娘们回去,算是正式确定“种公地”。

(3)“种公地”。确定“种公地”后,成员们在离寨子三四里路远的山坡上选一块山作“公地”,种红薯玉米、豆类等,在谷雨节前后根据所种植物种类的播种季节,成员带上糯米、茶叶及糖果之类办茶歌会,聚集一块商定“种公地”的具体日子。定好日子后,男成员带着自家腌制的酸草鱼、糯米饭,女成员带上种子和工具,大家一道去“种公地”。男男女女边劳动边说笑,歇息的时候,对唱情歌、吹木叶、谈情说爱。晚上全体成员在女成员这边共聚晚餐,姑娘们盛情款待小伙子。晚饭后,大家又对唱双歌、十八歌,谈情说爱,下半夜煮茶吃夜宵。播种后,在以后的农作物管理过程中,成员们断断续续地进行“种公地”活动,直到秋后收了农作物才基本完结。

当“公地”上的农作物成熟时,青年男女又约定同上“公地”劳动,收取劳动果实,也收获半年来共同精心培育的爱情果实。当天晚上,男青年带上鲜肉、腌鱼、腌肉等上女方家举行茶歌会,唱歌、坐夜。此后,两相情愿者,正式确定恋爱关系。[32]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侗族民间形成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歌会”,如三月三便可以说都是侗族青年谈情说爱,以歌恋爱的“歌会”。李一西介绍说,在会同县农历三月三日是侗乡男女青年集会的日子,俗称“赶歌场”,又叫“玩山节”“赶坳节”。三月三是个喜乐的日子,访亲会友,买卖交易,热闹非凡。青年男女更是艳装赶会,以歌为媒,觅寻伴侣。赶三月三,在地灵、广坪、炮团、蒲稳、漠滨一带颇为盛行。每年集会,各处有固定的地点,蒲稳的八宝山,与靖县交界的大墓、金风山,都是历来歌场“圣地”。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群拥向歌场,虽有商贾交易,而引人注目的却是赛歌和观歌。赛歌多为青年男女未婚者,通过赛歌,谈情说爱,选择伴侣。赛歌有结伙竞赛、单独对赛等形式。[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