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戏曲史:新中国成立前与和平解放后的新生

酒泉戏曲史:新中国成立前与和平解放后的新生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没有专管文艺事业的行政机构,酒泉有关文化艺术方面的事项由酒泉各县教育部门兼办,但实际上既无专门经费,又无专职工作人员。民间文艺团体及个体艺人的创作活动,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无序发展的状态。1949年9月25日,酒泉和平解放,酒泉的文化艺术事业从此获得了新生。省、地举办的历届戏剧会演,酒泉的一些戏剧作品、戏剧工作者获得多项奖励。

酒泉戏曲史:新中国成立前与和平解放后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没有专管文艺事业的行政机构,酒泉有关文化艺术方面的事项由酒泉各县教育部门兼办,但实际上既无专门经费,又无专职工作人员。民间文艺团体及个体艺人的创作活动,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无序发展的状态。

1949年9月25日,酒泉和平解放,酒泉的文化艺术事业从此获得了新生。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酒泉文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这是酒泉社会主义文艺的新生和初步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酒泉各级文化部门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在接受、整顿民间剧社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戏剧工作者为主的文艺队伍。这支队伍活跃在酒泉地区城乡,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戏,其中有《白毛女》《血泪仇》《穷人恨》等。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日趋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逐渐活跃,戏剧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省、地举办的历届戏剧会演,酒泉的一些戏剧作品、戏剧工作者获得多项奖励。戏剧方面曾经达到每县一个剧团,戏剧工作者多到五六百人,剧种有秦腔、陇剧、眉户剧、越剧、蒲剧、京剧、碗碗腔等。地区民族文工团建立后,酒泉又增添了歌舞歌剧话剧等表演艺术形式,创作表演更加丰富多彩。1962年,重组了“三团一队”,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活动也已初具规模,并达到一定水平。(www.xing528.com)

第二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这是酒泉文艺萎缩、沉寂和深受摧残的“文化大革命”的10年,酒泉的文艺创作及演出领域受到严重冲击。除电影和基层业余文艺宣传队外,其他文化活动组织或瘫痪或被砍掉,文艺界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剧团演职人员被迫下放农场劳动改造,剧团业务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文艺园地一片荒芜。进入70年代,戏曲的萧条状况稍有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