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

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是社区工作本土化的核心内容。西方社会的高信任度建立在宗教哲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基础上,但是从中国目前社会环境来看,熟人社会建立的信任感随着经济社会转型逐渐瓦解,经济、利益要素的加入冲击了传统社会价值观,以信任为基础开展服务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

(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性和人文性的碰撞

价值观是主体自身的观念,指的是主体对客体及其行为和认知活动的评价方式和思维系统。社区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区价值观的具体化,它是在社区工作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被全体社区工作专业机构和成员认同的、对从业者的服务行为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的一套稳定的信念体系。社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是社区工作本土化的核心内容。

西方的宗教思想、人道主义、民主意识和福利主义等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其中,宗教的博爱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人道主义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民主意识注重平等、自由、权力;福利主义宣传社会福利性,认为社会成员是平等的,应享受普遍一致的福利。受上述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工作所关注的要素是人和社会,其中人是最基本和核心要素,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关注人,其本质就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间的合作互动来达到解决问题、预防问题和发展人类潜能的作用。而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间合作互动的基础条件是信任。西方社会的高信任度建立在宗教哲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基础上,但是从中国目前社会环境来看,熟人社会建立的信任感随着经济社会转型逐渐瓦解,经济、利益要素的加入冲击了传统社会价值观,以信任为基础开展服务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戒备心理严重,专业关系难以建立

由于对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的不理解,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不信任,社区社会工作者往往难以和服务对象建立关系。一方面,服务对象没有主动求助的意识。中国“家文化”的熏陶使得人们极其注重自己的隐私,遇见问题时只愿意求助亲朋好友,比较排斥社区社会工作者介入自己的“家丑”,社区社会工作者难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经人介绍或者社区社会工作者外展找到服务对象时,服务对象很难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社区社会工作者,相关社区居民也很难抱着理性客观的态度接受走访,专业关系难以建立。

2.案主自决受限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一项核心原则,案主自决是体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为激发服务对象潜能,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服务对象自我决定,在能力范围内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在不信任文化中,个体存在生存的焦虑和恐惧,期待有一个像父亲一样的权威角色可以依赖和引导。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常常呈现出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过分依赖,服务对象希望社会工作者给予权威的、专业的指导,否则就产生对社会工作者的质疑和不信任[13];甚至在服务提供中,许多求助者有意无意地将社会工作者当作专家,寄希望于社会工作者给出具体的、明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或方法,即便服务对象自身有能力,通常也拒绝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导致案主自觉受限。[14]

(二)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引入和内生对比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更多注重对专业理念、专业模式、理论和方法的引入,而对于外来理论与方法移植后的适应性方面和中国本土文化所搭建的助人系统应对外来专业时的主体性方面,则缺乏明确的意识。[15]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是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引入更不能排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而是要积极吸纳长处,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

中国社会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重建以来,其相关理论研究就一直比较滞后。自2006年中央做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后,学界开始积极投入社会工作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虽然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但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理论本身的重要性。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不再是社会工作理论、实务和方法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不断改革和创造,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面向的学科共同体。[16]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工作发展,冯元和彭华民综合了学术界的观点,将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划分为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移植与主导,理论自觉严重不足为特点的重建阶段(1979—1987年),社会工作研究中理论自觉意识觉醒的初步发展阶段(1988—2005年)和以对社会工作理论自觉及其应用的探索为特点的加速发展(2006年至今)三个阶段。[17]虽然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在这几个发展阶段中日益完善,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社会工作理论自觉性弱,问题意识不强(www.xing528.com)

中国社会工作的特点是实践重于理论,长期的实践先于理论传统使得中国社会工作学者没有提炼理论的意识。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需要研究者不断深入研究实务中所遇到的问题,提炼出理论议题,并探究议题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理论体系或框架[18]我国拥有众多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从事社会工作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参与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者,但是数年来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不丰富,发表的高质量期刊文献相比其他专业来说也很稀少。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如果缺乏独立的理论研究和支持,那么它在学科体系中便很难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2.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呈现碎片化、零散性

对社区社会工作而言,系统而严谨的理论模式、价值理念是指导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灵魂。但就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现状来说,理论研究呈现出碎片化、零散性特征。而这些碎片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多是根据社区自身的特色总结出来的,具有局限性和个别性特征。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不仅无法指导社区社会工作者选择本土理论来开展具有专业特质的活动,还会在实践工作中进行错误的指导。因此,必须加大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多元整合力度,平衡社会工作内部的一些差异,同时加强社会工作理论与其他理论或学科的对话与交流,使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在不同的理论范式中汲取知识养分,以理论的重建、扩展、联结、整合等方式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范式,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知识的整体水平和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三)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制度本土化的发展

我国现如今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在社区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城乡改造、新旧体制并行在社区工作中普遍存在。

1.城乡社区工作迥异

我国的社区工作主要是以社区服务为主,但这些服务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大中城市里,而大多数的小城市以及小城镇、乡镇、乡村却严重缺失这种服务。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和人口密度的不同。城市居民居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和服务,而农村的居民数量巨大,且居住分散,在提供服务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我国城乡社区社会工作实践具有较大差异性。社区服务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不相适应,尽管近几年来在我国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社会工作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可以说大多数社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都已初步具备了社会工作机构的雏形,但我们不能否认在职业化和专业化方面这些机构还差得很远,在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之际,更有一些机构名义上为社会工作机构,实则聚敛财富[19]

2.现存体制与社区发展不相适应

无论在发达或者是欠发达地区,社区的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来发起并参与规划的,由政府直接推动其发展并完善的。我国的社区工作主要是由社区以外的政府力量来推动的,由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指导,政府的作用显著,缺乏民众的直接参与。作为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职能,社区建设一般包括:社区党组织的建设,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卫生。社区的内容包罗万象,被认为是单位的替代者。这些体制都增加了社区工作的困难性,使社区责任无限扩大,使得社区的管理面临诸多困难。[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