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育微思考:作文问题未能解决

语文教育微思考:作文问题未能解决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作文的主题方面依然问题很多,比如情理流露生硬而不自然,立意雷同、肤浅等。这与学生个人的思想情感的成熟度,与他们对生活、对问题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考力密切相关。这是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比较棘手且未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只能粗略判断,难以量化评价。

语文教育微思考:作文问题未能解决

1.记叙文主题雷同、肤浅的问题

写作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语言表达能力、选材能力和细节描写功夫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左右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经历以及个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都会影响作文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立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与修改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在语言流畅、材料贴切、细节真实等方面有一定进步。但是,作文的主题方面依然问题很多,比如情理流露生硬而不自然,立意雷同、肤浅等。这与学生个人的思想情感的成熟度,与他们对生活、对问题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考力密切相关。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只是一种启发,即便这一篇作文在老师的帮助下寻找到较好的立意,但是下一次遇到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的题目的时候,难保学生仍能灵光乍现。感受力、领悟力、思考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打开心灵之门,去拥抱生活,阅读大量书籍,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因此说,立意的修改,多半功夫在作文之外。

2.作文修改小组中合作互改的效率问题

在作文修改小组中,学生个体差异不仅在作文能力上,还体现在非智力因素上。这就导致各小组内部合作互改的效率差异很大。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评改他人的文章相对比较到位,能力弱的则反之。态度认真的互改时会比较认真,而学习态度马虎的学生往往草草对待,修改的效果和意义因此大打折扣。此外,在小组评价交流中,能力强的学生总是愿意大包大揽,而其他学生则失去了自我表现与自主发挥的机会;有的组长组织能力不强,也难以确保讨论的效率。这是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比较棘手且未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

3.作文修改指导策略和修改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价问题

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学生的修改策略在学生修改过程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对学生后续的写作水平产生多大效果?这些问题只能粗略判断,难以量化评价。能用来评价的只有学生考试分数和学生竞赛作文的得奖情况,除此之外只能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访谈等形式来判断实施效果。但这样的评价显然有欠客观,而且学生个体的修改水平、作文水平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老师也难以全面了解。(www.xing528.com)

【注释】

[1]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写作组编:《文章修改》,地震出版社1978年版,第106页。

[2]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