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全营养新观念:你符合本书的读者要求吗?

现代全营养新观念:你符合本书的读者要求吗?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看完解答你还有兴趣,恭喜你,你就是本书想要的读者。此书的第一版已经使数不清的读者受益。以临床营养为中心,疾病与营养的医学研究为特点的营养医学,就像是营养学大学阶段及以上的知识。以细胞营养为中心,营养素的定量分析研究为特点的现代营养学,就是填补这个板块的知识。对营养医学人员,这本书也有相当好的参考价值。

现代全营养新观念:你符合本书的读者要求吗?

在快速变化的当今社会,系统地学习知识似乎都成了奢侈的事,更多人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为了帮助读者快速决定是否应该阅读本书,我们简短解答四个问题。

第一,本书到底在讲授什么知识?

第二,什么人应该学习这些知识?

第三,学了这些知识能够做什么?

第四,运用这些知识真的有效吗?

如果看完解答你还有兴趣,恭喜你,你就是本书想要的读者。是的,你没有看错,现在不仅学习知识要找对书,传授知识也要找对读者,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一旦你把本书读完,我们确信你会获得很多颠覆性的观念和知识。如果你付诸应用,会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最终提升你的健康水平。我们如此肯定,因为这正是我们十几年来探索和实践的全面总结。此书的第一版已经使数不清的读者受益。

第一,本书到底在讲授什么知识?

现在各种各样有关营养学书籍早已经充斥市场,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完全不同的一个类别,可以归类为“现代应用营养学”。为了对它的定位有清楚的了解,让我们以与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类比的形式,认识一下营养学知识体系的结构。

以食物营养为中心,食材的描述分析研究为特点的传统营养学,就如同是营养学小学阶段的知识,以及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文科知识。

以临床营养为中心,疾病与营养的医学研究为特点的营养医学,就像是营养学大学阶段及以上的知识。

很清楚这里缺少了一个板块,就是营养学的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数理化知识。以细胞营养为中心,营养素的定量分析研究为特点的现代营养学,就是填补这个板块的知识。

由此营养学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类比相信读者认识得到“现代营养学”的重要性。

第二,什么人应该学习这些知识?

社会大众所有人都应该学。既然缺少的是类似初中和高中数理化板块的营养学,就应该补上这些知识。一个人至少应该高中毕业,才具备能够使其在现代社会生存下来的、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相信读者不会反对这样的要求。

其次是营养师,特别是公共营养师。他们已经掌握了传统营养学的知识,但大部分人对现代营养学知之甚少。补上这个板块不但完善了他们的营养知识结构,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成为这些知识的教育者和传播者。设想一下,假如全国教育体系原来就缺少初中和高中的理科课程,现在要加上这个板块。那么对初中和高中理科教师的需求量有多大?

对营养医学人员,这本书也有相当好的参考价值。大学老师也应该了解初高中的知识,何况现在许多医院的营养师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现代营养学课程。笔者就多次受邀为各地医疗机构讲授这些知识。

第三,学了这些知识能够做什么?

学习当然就是为了运用,而不是仅仅作为谈资显摆。应用营养学是用来指导实际生活的,书中构建的“傻瓜式营养方案”,易学易懂易做,人人都可以尝试。应用这些知识不但有效,而且有效率。“有效”是指看得到结果,“有效率”是指很容易大规模推广,这样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值得再三提醒读者的是,应用营养学是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运用这些科学知识。它不是纯理论,也不是在理想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几乎每天在电视上都见到有营养专家辛辛苦苦地教育公众各种食材有什么营养,如何搭配食用能获得健康。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从来买不到只有营养的食材!现代社会的食材都有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以及有害物质三个部分。如何从这样真实的食材中吸收营养物质的益处,减少非营养物质造成的代谢负担,抵抗有害物质的侵蚀损伤,才是公众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面临的营养问题。

所以应用此书的知识就要敢于直面现实。现代社会的食材就是不纯净的,环境就是恶化的,人就是愿意享受舒适的。真实社会永远存在缺陷、伤害、不完美。只有承认现实,才能够找到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四,运用这些知识真的有效吗?(www.xing528.com)

从以下一段真实问答,读者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位有60多家分院的民营医院总院长,在阅读第一版之后来与笔者探讨。

院长:“以我的阅历来看,你这本书不是忽悠的。但是看介绍你不是医生啊,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效果呢?”

笔者:“医生怎么给人治病的?首先要确诊,然后吃药打针等等来解决问题,对不对?”

院长:“对呀!”然后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笔者:“你回答得很对,但我不是医生,凭什么确诊和治疗疾病呢?”

院长:“那你用什么办法?”

笔者:“我用逻辑。”

院长很惊讶:“你怎么用的逻辑呢?”

笔者:“一个健康的人,不但是不生病的,他的营养也应该是比较全面均衡的,对吗?”

院长:“对。”

笔者:“如果一个人的营养不够全面均衡,那他就不算很健康,对不对?”

院长:“对,这不就是上句话反过来说吗?”

笔者:“设想一下,如果我能使一个人的营养提升到更全面均衡,他的健康水平会不会提高呢?”

院长:“会呀。”

笔者:“对了,这就是营养与健康的逻辑,我干的就是这个。现在只剩下两个问题。什么才是全面均衡的营养?如何使人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这就是我的书里研究的内容了。”

这位总院长盯着笔者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说:“你这个路子也是走得通的。”最后,他的糖尿病也是笔者给做了一个营养方案。

本书通过对国际上近40年现代营养学知识的汇总整理,提出一套营养学应用的指导框架。笔者不是对现代营养学知识有新贡献,而是因为具备文理诸学科的研究和应用背景,从多学科思维的角度,使用各种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方法,把这类营养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和重构,成为公众便于利用来改善自身健康的工具。

这次对7年前第一版的修订,许多地方都有增删,第三部分几乎完全重写。这些修订包含了营养学近几年的某些重要的新进展,以及我们在此期间学习和应用的新体会,尤其是笔者在“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工作时的感悟。修订本的著作形式改为“编著”,省却了文献的引注,原有的参考书目也删去了。毕竟它是一本现代应用营养学的普及教育书籍,焦点不在学术探讨。

要提醌读者“营养不是万能的,没有营养万万不能”。人体细胞的每一部分都是由营养素组成,细胞的任何活动都需要营养提供能量、材料以及保护,所以营养在联合国所述健康四大要素中居于首位。但是也要重视其他三个要素即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以及心理健康的作用,以真正获得稳固和全面的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