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文言文陌生化教学探索:学生疑问引发的教学反思

初中文言文陌生化教学探索:学生疑问引发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有点不甘心,第二次选择在生源相对较好的民办文来中学教学。上课了,我问学生是否有疑问。但文来中学的两位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由“乐”到“忧”的,是怎样转过去的?接着是“忧”的内容,学生很快关注第四段。似乎随着学生的思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还能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文来中学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教师能回答?

初中文言文陌生化教学探索:学生疑问引发的教学反思

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石潭记》作为经典文学作品,被不同版本教材收入,成为教材经典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两百余字的记游短文,描摹了小石潭及其周围清幽秀丽的风景,同时又从对景物的寂寥幽邃气氛的渲染中来寄寓自己长期被谪贬的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此文,景在明处,情在深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透过文字曲径通幽处,揭开清幽风景背后的贬谪之情,就成了教学的关键

以上是我在教学之前想的。显然,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其文学性上,力争“以言带文”,于是寻找一个教学突破口:对“冽”与“洌”的争论,由此展开。

第一次在莘城学校按照自己的设计一步步教学,似乎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但总感觉缺少一点什么:设计精巧,学生会沿着教师设计的路径行走。但学生读这篇文章时是什么感觉呢?我有些好奇与疑惑。

于是有点不甘心,第二次选择在生源相对较好的民办文来中学教学。和第一次一样,让学生预习课文,但加了一条,如果在阅读后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上课了,我问学生是否有疑问。按照以往,在陌生班级上课,尤其是教学文言文,能主动提出疑问的学生不多,即使有,多是针对词语的意思理解方面的。但文来中学的两位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由“乐”到“忧”的,是怎样转过去的?二是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

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时,是“心有戚戚焉”,这不是我在备课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吗?我们平时可能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这也对我们教师的文言文的阅读与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www.xing528.com)

按照学生的问题,我们应该这样教学:请同学们先圈画“乐”的内容,可以从多方面来总结“乐”的内容,估计学生比较多地将学习的焦点放在“鱼之乐”上,对环境等会关注甚少,也难以理解。其实是学习文章第一、二段内容。接着是“忧”的内容,学生很快关注第四段。如何转变呢?自然而然会阅读第三段内容。再接下来学习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个问题。似乎随着学生的思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还能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这是第一种教学方法。

第二种教学方法可以从最后一个问题入手,假设我们删去最后一段会如何?由此推论“寂寥无人”是否就真的无人了,那么,作者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基本上就是环境造成的客观感受了,主观的情绪淡化了。然后还可以接着问,还有哪一段可以删去?学生基本会说是第三段,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也似乎可行。但有个明显的问题是对经典作品的不尊重,动不动就删去一段,这样好吗?在保护了学生的质疑精神的同时,是不是也给他们留下对经典阅读的不严肃性的印象呢?

凡此种种,顾虑较多,终未展开,还是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教学。

但是,整个过程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平时只重翻译的文言文教学是不是太“粗暴”,失去了很多美的享受?作为教师的我们,文言文阅读水平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文来中学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教师能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