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新征程

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新征程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的形态包括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也可以笼统认为是设备和策略,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完成现实任务的最佳效果。因为信息技术常常被约定为技术,笔者也将此处技术支撑中的技术约定为信息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深化研究和开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自身就是可以充分开发的资源,同时也具有多样化等特点,这些都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新征程

技术的形态包括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也可以笼统认为是设备和策略,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完成现实任务的最佳效果。因为信息技术常常被约定为技术,笔者也将此处技术支撑中的技术约定为信息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深化研究和开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一)信息技术是一种学习工具

学习工具是辅助学习的用具,它指在学习者处理信息、沟通协作和建构知识时,用来组织、理解和评价学习效果的媒介。在信息化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建构和应用中,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时候有两种呈现形态:“Learn from IT”(从技术中学习) 与“Learn with IT”(用技术学习),无论是当学习者用技术学习还是和技术一起学习,学习的本质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学习发生本质变化时,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有多样化的角色和功能。

刘儒德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素养培养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阶段;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阶段。同时,他在各个阶段阐释了信息技术的不同作用,但是信息技术在各阶段的一致性就是其作为学习工具性质的始终不变。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潮(www.xing528.com)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教学工具,甚至是学习对象,三者共同服务于对课程各个方面的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自身就是可以充分开发的资源,同时也具有多样化等特点,这些都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成为可能。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英国等许多国家也紧随其后。例如,日本提出有效利用信息能力,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利用信息技术促成理解课程。我国于1998年开始初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领域,当时的信息技术只局限于计算机。2000年,全国掀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直到现在,有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这项研究,研究的热潮并未退却,而是研究的越来越深、越来越广。

在这样的潮流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等。当然还有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网络上传视频,学生在课外通过教学视频学习知识,完成知识的接受,而在课堂上通过做作业达到知识内化。在国内,这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所认可,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进中学语文课堂也是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