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创新体系与外部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

数字化创新体系与外部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内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各种内部创新资源逐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数字化创新网络。通过与创新链上机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不断提升面向目标的创新效能,最终构建面向创新全过程目标一致、信息共享、资源与业务高效协同的合作创新体系。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的外部合作创新,可以采用实体平台与数字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创新效能,增进应用成果的产出。

数字化创新体系与外部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

为打通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上与其他机构全方位的合作渠道,积极发挥合作创新在科技攻关中的作用,新型研发机构应该与科研管理部门、大学、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密切合作,围绕主攻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联合攻关。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内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各种内部创新资源逐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数字化创新网络。与传统科研合作网络相比,该网络将更容易突破地域、组织、机构的界限,从内部向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实现对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带动科研创新链效能的整体提高。

在外部合作创新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方面,传统研究机构的创新资源管理边界就是机构内部,新型研发机构的数字化协同管理为科技创新资源突破机构边界的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通过数字化协同,创新主体从新型研发机构向企业、中介机构不断扩展和延伸,为科技创新流程突破机构边界奠定基础。利用协同研发平台构建的集成产品研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技术,数字化协同将有效解决产品研发和规则匹配度低、决策方向失误等诸多问题,为研发决策突破边界提供平台。通过与创新链上机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不断提升面向目标的创新效能,最终构建面向创新全过程目标一致、信息共享、资源与业务高效协同的合作创新体系。(www.xing528.com)

在外部合作体系构建的实践方面,为更好地发挥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突破政、产、学、研、用、金的边界壁垒,整合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市场等科技创新要素,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基于数字化协同理念,在其主攻领域构建科研与创新平台体系,助推科研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的外部合作创新,可以采用实体平台与数字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创新效能,增进应用成果的产出。实体平台与数字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之所以能够成为数字化协作的重要抓手,其原因有三:一是新型研发机构共建实体平台在政策上顺应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二是共建平台在项目审批、组织协作、资金支持、成果共享等方面可以跨界享受政策扶持,有单独平台不具备的多种优势和资源;三是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以授权或转让方式转移给共建平台,由平台立项组织研发,很多这类项目都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得到财政支持,而且军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职人员参与这类研发也不违反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数字平台与合作单位的连接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的,可以实现无空间、时间边界的连接和触达,数字平台有助于实现广泛连接和远程触达,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边界得以扩张。利用数字平台构筑一种既可以保持法人主体的各自独立,又可以进行长期密切的协同和合作的平台生态,有利于最大程度上激发各合作主体的创新潜力。实体平台和数字平台的有机结合,既可以从组织上和数据上为创新过程进行赋能,又可以进一步推动各合作方共同推进数字化协同管理,最终构建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基于数字技术的合作创新生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