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机管理生命周期:揭示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成果!

危机管理生命周期:揭示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危机管理引入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有利于更清楚了解图书馆危机管理过程与每阶段对应的管理目标与任务,并且将图书馆危机管理视为动态过程,能灵活调整管理手段与方法,更有益于提升图书馆危机管理应急能力。

危机管理生命周期:揭示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成果!

根据危机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可以将危机管理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是管理界学者已达成的共识。美国奥古斯丁教授将危机管理划分为六个阶段[6]:第一阶段——危机的避免,即组织竭力减少风险,预防危机的发生;第二阶段——危机管理的准备,即制定危机预案与计划;第三阶段——危机的确认,即有效识别危机;第四阶段——危机的控制,即将危机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第五阶段——危机的解决,即实施危机应对方案;第六阶段——从危机中获利,即总结经验教训。米特洛夫和皮尔森则提出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型[7]:一是信号预测阶段,识别危机预警信息;二是准备与预防阶段,做好预防危机准备,减少损失;三是损失控制阶段,危机发生时尽力控制危机的蔓延与恶化;四是恢复阶段,将组织尽快从危机损害中恢复管理,实现正常运转;五是学习阶段,汲取危机经验教训,改进不足。罗伯特·希斯提出了4R模型,即危机管理可划分为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与恢复(Recovery)四阶段,认为危机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事前、事中和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8]

不论是哪一种危机管理过程模型,都可以看出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危机从潜伏—爆发—消亡的整个动态过程可视为危机的一个生命周期,同样就对应有三个管理阶段:即危机事前管理、危机事中管理与危机事后管理(见图6-1):

(www.xing528.com)

图6-1 基于生命周期的危机管理

对危机的每个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与方法进行管理,每一次危机——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完美解决,都意味组织危机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组织的自我危机防御机制也更加完善。图书馆危机管理引入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有利于更清楚了解图书馆危机管理过程与每阶段对应的管理目标与任务,并且将图书馆危机管理视为动态过程,能灵活调整管理手段与方法,更有益于提升图书馆危机管理应急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