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新心理学趋势:傅统先全集(第1卷)简要介绍

最新心理学趋势:傅统先全集(第1卷)简要介绍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兹先略述其趋势。因此,动物心理学对于行为主义有极大的影响。凡心理活动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堆集。此目的之因非仅人群中存在且存在于一切动物之行为中。考夫卡于一九一九年出《格式塔心理学之贡献》,从视觉方面的错误说明似量与似动的关系。一九二四年出《心灵之长成》对儿童心灵之发展列论极详。此派学说力反分析法把整个心理状态破裂为若干原素。心理状态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系统的完形,它不是刺激与反应之总和,它自有其完整性。

最新心理学趋势:傅统先全集(第1卷)简要介绍

理学是直接研究人类心理行为的科学。所以它对哲学上的知识之构造,身心之关系,心物之区别等等问题都有直接影响。近来专门拿分析方法注重人类动作行为的学派曰行为主义;由变态心理精神病态而研究意识活动者曰精神分析论;特视行为之目的者曰目的主义;完全用革命的方式以整个心理活动为完整之形态,这一学派曰完形心理学。兹先略述其趋势。

一、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开始进取的学派要算行为主义。他们以研究生理状态,动物行为所得的结果而用之以解说人类的行为。因此,动物心理学对于行为主义有极大的影响。一八八三年罗曼尼斯(Romanes)出了一本《动物之心理进化》。他证明人类的智慧是由动物的智慧进化而来。罗厄布(J. Loeb)拿实验化学原理来说明动物的动作。一八九六年摩耿发表了一本《动物的生活与智慧》,告诉了我们许多小鸡的实验,他发现了吝惜律(The Law of Parsimony)。一八九八年桑戴克(E. L. Thorndike)出了《动物的智慧》。他说动物的动作是偶然发现了刺激所引起的结果。动物在许多次的尝试失败中偶然达到了目的,于是在渐次练习而成功了习学的行为。这是有名的“尝试与错误”的原理。俄国的巴夫洛夫(Pavlov)从猫狗腺液而发现了交替反射(conditioned reflex)。他乃进而主张人类的行为都是从许多交替反射集合拢来的。到了一九一一年密梭利大学的教授梅耶尔(Max Meyer)乃完全以人类行为的观察而说明心理的活动。他发表了一本《人类行为之基本法则》。凡心理活动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堆集。一九一三年华生(J. B. Watson)出而激烈的推翻了内省法。他发表了一篇《一个行为主义对心理学之看法》,完全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凡不能实验的活动都是不存在的。一九一九年他出了一本《行为主义的心理学》,一九二四年又出了一本通俗的《行为主义》。他不知意识为何物。思想只是没有声音的言语行为。我国的郭任远尤为彻底的行为论者,其作品有《人类之行为》,《心理学与遗传》等书。

二、精神分析论 二十世纪奇峰突出的心理学要算奥国维也纳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佛洛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本来他是一个精神病治疗者。在一九〇〇年他发表了《梦之解释》,次年又著了一部《日常生活上之心理病》,后来又做了《精神分析学引论》。他主张人类的意识只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人类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有一种极大的活动力在支配着一切人的行为。那就是欲的冲动,佛洛德名曰“立必多”(libido)。佛氏把人类的一切梦境,精神病,或失言,偶忘,都认为是这种隐伏的色欲冲动的结果。受佛洛德学说的影响而自成一派者有琼恩(C. G. Jung)。其基本学说与佛洛德大致相同,不过他认为这种冲动力不全是色欲,而是一种求生意志。他把人格分为“重内者”(introverts)——重视自己——与重外者(extroverts)——重视外界。重内者的人格事事都以自私自利为重,这大多是隐意识的活动最力。重外者诸事先以社会外界为重,这是意识活动最力。其著作有《撰字联想之研究》,《无意识之心理学》,《分析心理学集》,《分析心理学论文选》。这一学派还有一个是佛洛德的学生阿德勒(Alfred Adler)。他认为无意识的冲动是一种求权意志,它表现为低贱的情意综(complex of inferiority)以致发泄而为精神病。其作品有《机体之低贱及其心灵补救之研究》,《歇私的里亚的大征候》等书。其他如美之康普(E. T. Kempt),朴林斯(M. Prince),英之列夫斯(W. H. Rivers)等对精神分析均有所列论,然皆以佛洛德为依归。

三、目的主义 目的主义的代表是麦独孤(W. McDougall)。一九〇八年他出了一本《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九二三年出了《心理学纲要》,一九二六年他出了《变态心理学纲要》。他以心理活动虽不能以内省法求证之,然徒以机械的刺激与反应亦不足以尽之。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必有动机。原始的动机就是人类的本能。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没有本能的人即等于没有动力的机器。麦独孤说行为非如行为主义者主张之反射集合,行为有一种自动性,它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行为本身有一种连续性,它虽变异其现状也要去达其目的。所以行为乃是趋向目的的活动。合各种本能而为情操(sentiments),集种种情操而为社会活动的原动力。故社会活动也是有目的性的。因为心理上有目的性之事实,乃有为求预有某种目的而发生的行为,这就是“目的之因”(teleological caus ation)。此目的之因非仅人群中存在且存在于一切动物之行为中。(www.xing528.com)

四、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始于德国心理学教授维台墨(Max Wertheimer)。这是崭新的而最有势力的一派。维台墨的著作都是陆续在各杂志上发表。一九二五年他出了《关于格式塔学理之三文》一书。这三篇文字是《似动之实验研究》,《原始人类之思想》,《数目、形式、创造思想结论之进程》。后来又出过一小册《格式塔学理》。但是为此学派鼓吹最力的当推苛勒(Wolfgang Kohler)与考夫卡(Kurt Koffka)。苛勒先研究人猿的心理,曾有《人猿智力测验》一书。一九二〇年刊行其名著《在静定状态中之物质格式塔》,以格式塔原理应用于物质方面。一九二九年又出英文本《格式塔心理学》一书。考夫卡于一九一九年出《格式塔心理学之贡献》,从视觉方面的错误说明似量与似动的关系。一九二一年出《心灵发达之原则》以批评反射说与尝试与错误说之不对。一九二四年出《心灵之长成》对儿童心灵之发展列论极详。我国研究此派学理最早者为萧孝嵘曾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此派学说力反分析法把整个心理状态破裂为若干原素。他们以为心理活动是整个的,他对情境也是作整个的关系看。这种心理之完整即名为“格式塔”(Gastelt-whole)。此字德文作图形或完形解(form or configuration)。心理状态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系统的完形,它不是刺激与反应之总和,它自有其完整性。这个心灵的完整和我们所讨论过的大宇宙的完整,小宇宙的完整及生命之完整是互相契合的。

现代四大主要科学思想发展已说了一个概略。事实很显明的告诉我们,科学的内容已逐渐趋向于解决哲学上的几个恒久问题,也可以说它们在替现代的哲学奠立基础。且科学思想愈发展,其对于哲学的贡献愈大,千百年后谁知科学之开掘宇宙玄妙,人生真谛至何无穷尽之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