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例教学及开发: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提升决策能力

案例教学及开发: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提升决策能力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通常有一个强制性决策点,由身为案例主角的决策者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让他们置身决策者立场而做出选择。案例有真实和虚构两种,前者会以公司实名撰写,而后者则不必。不过,所谓“真实”是指案例公司及情境的真实性,并不代表案例中所有人名、数字的真实性,而案例作者通常会依行规要求,基于保护公司机密的理由而刻意隐藏或改动某些可辨识资讯。

案例教学及开发: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提升决策能力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崛起于1920年代,先在法学院使用,后在商学院流行,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近年也为国内商学院所沿用。

案例通常有一个强制性决策点,由身为案例主角的决策者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让他们置身决策者立场而做出选择。强制性决策点通常由一个两难来反映,凸显决策者处于高难度情境,而须在至少两种无法兼容的选择下做出决定。

案例教学是一种高度互动的教学法,学生在课前须先研读案例,对案例公司的行业、特质、发展及决策情境有所理解,临场才能参与讨论。有别于其他教学法,案例教学的独特处在于,教师必须引导讨论,但要尽量从决策情境中退出,避免影响学生,更不能表示自身立场。反之,教师应让学生针对两难情境做出决定、说明理由,并为个人选择辩护(Mc Dowall,2019)。

这类教学所需的案例,通常由教授及专业的案例作家所开发,有时为了让学生学习,也会请他们当研究助理,帮助收集材料。案例材料由两部分形成,一是案例本身,另一是教学手册。教学手册仅供教师使用,案例库对其严格控管,只有在确认教师身份后才会提供。

教学手册由开发案例的教授所编写,目的在于引导其他教师如何教这个案例。否则,除了开发者以外,他人未必会教。手册通常会纳入案例定位、适用课程、学习目标及讨论议题,另加上教学时间配置。典型的案例教学以120分钟为准,内容包括破题、概念导入、案例公司介绍、问题解析及结语等,各部分的时间配置会依其重要性而不同。一般而言,占时最久的部分是问题解析,大约50分钟;因为案例目的就在于讨论,而讨论会围绕着教学手册中预拟的三到五个问题展开,最后聚焦于案例所凸显的两难。占时次久的部分是概念导入和案例公司介绍,通常分别占时25分钟。至于破题和结语,它们是前菜和甜点,能让案例教学流程更流畅,但与主菜相比,显然有主从之分。(www.xing528.com)

开发案例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除了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的学术基础之外,还需要让案例公司认同案例教学的教育主旨,愿意提供必要信息和协助实地访谈,才能开发出成功案例。案例有真实和虚构两种,前者会以公司实名撰写,而后者则不必。不过,所谓“真实”是指案例公司及情境的真实性,并不代表案例中所有人名、数字的真实性,而案例作者通常会依行规要求,基于保护公司机密的理由而刻意隐藏或改动某些可辨识资讯。

案例纯属教学用途,而不是宣传材料,故案例首页会依规表示:作者并不影射案例公司在管理效能上的高低。不过,能成为案例的公司,常是行业先行者,因而具有某种启发意义。

重要的是,无论案例公司实际表现如何,案例作者都须以中立的、分析的视角来撰写案例,最终才能通过案例库的同行评审而被收录其中。如同学术论文的同行评审制度,哈佛商学院联合案例库也有类似流程,目的就在于维持案例质量,并让作者依评审建议而优化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