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仲裁年度报告:完善制度,提升公信力

中国仲裁年度报告:完善制度,提升公信力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因此,《若干意见》的基本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仲裁制度以提高仲裁公信力,实现仲裁制度的基本目的。

中国仲裁年度报告:完善制度,提升公信力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多年来党和政府对仲裁法律制度所作出的最为重要的政策支持,虽然不能视其为仲裁制度的直接法律依据,但该政策文件对仲裁制度的重大影响确是可以预期的,未来《仲裁法》的修订中必然会体现出该政策文件的核心思想。因此本节对此予以详述。

《若干意见》指出,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若干意见》强调发挥仲裁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便捷、高效解决纠纷等方面的作用,指出仲裁制度在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公正及时解决矛盾,妥善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若干意见》的基本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仲裁制度以提高仲裁公信力,实现仲裁制度的基本目的。

《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了完善仲裁制度的五个方向,分别是贯彻落实仲裁法律制度、改革完善仲裁委员会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推进仲裁制度改革创新、提高仲裁服务国家全面开放和发展战略的能力、加大对仲裁工作的支持与监督力度等,涉及的具体问题达到23个之多,基本上覆盖了仲裁制度中的方方面面。(www.xing528.com)

《若干意见》针对我国目前仲裁制度存在的若干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下几个完善要点:一是从规范仲裁机构设立和换届的有关工作、保障仲裁机构依法独立工作、落实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纠正扰乱仲裁发展秩序的行为等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仲裁法律制度。二是明确仲裁委员会的公益性、非营利性质,加强委员会建设,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改进仲裁员选聘和管理,推进仲裁秘书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三是加快推进仲裁制度改革创新,支持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发展互联网仲裁,推进行业协作和仲裁区域化发展。四是服务国家全面开放和发展战略,提升仲裁委员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仲裁机构合作。五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大政府对仲裁工作的支持与监督力度,健全行业自律,完善司法支持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可以说,该政策文件为我国相关机构进一步完善仲裁制度提供了清晰而明确的方向性指引,是新时期我国仲裁制度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纲领性政策文件,不仅对于《仲裁法》的修订具有指引作用,也对各级相关部门与仲裁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仲裁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