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资本理论对公共图书馆使命的研究视角

社会资本理论对公共图书馆使命的研究视角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初,国外的图书馆学研究者开始采用这一理论阐释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意义,分析公共图书馆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联。本课题的研究在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促进社会资本生成的能力和机制,论证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社会资本的生成,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具有的使命。

社会资本理论对公共图书馆使命的研究视角

在世界范围内,系统的社会资本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社会资本的研究始于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他在198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题为“临时笔记”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1],成为第一位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的学者。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关系的理论,开启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2]

1992年,联合国巴西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资本被列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四项内容之一,该报告指出“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中,社会资本体现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简言之,它可以定义为自学形成的社会规则,社会资本源于一种社会标准,即人们应摒弃个人利益,而代之以为其所在的群体利益服务。社会资本是使得发展过程更加人性化和具有可持续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将人类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而且将人们之间的关系置于一切之首。人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构成了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资本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直接和强大的,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该解释为物质、自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发展与保护,而社会资本,其作用就像一种黏合剂,把这四种资本联合起来。”[3]2001年,我国制定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策略》明确地把社会资本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四种资本之一,指出“实际经验表明,投资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无形资本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自然资源开发、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收益。21世纪初期中国新的追赶战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4](www.xing528.com)

社会资本理论一经提出,迅速地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领域并获得不同以往的研究成果。目前,这一理论已成为分析社会现象的成熟范式。关于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已有的研究也显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形成需要公民之间更多的信任、互惠,以及健康的社会网络,因此,社会资本的增加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程度。这些研究不仅为人类社会发展增添新的精神食粮,也拓展了本研究的视野。21世纪初,国外的图书馆学研究者开始采用这一理论阐释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意义,分析公共图书馆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联。本课题的研究在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促进社会资本生成的能力和机制,论证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社会资本的生成,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具有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