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图书馆:平等、包容、和谐

公共图书馆:平等、包容、和谐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普遍、均等的服务。1994年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所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将这一服务理念表述为“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务。”[8]2002年8月国际图联颁布的《格达斯哥宣言》里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大门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地、平等地开放。而公共图书馆以它所倡导的服务理念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公共图书馆:平等、包容、和谐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普遍、均等的服务。1994年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所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将这一服务理念表述为“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务。”[8]2002年8月国际图联颁布的《格达斯哥宣言》里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大门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地、平等地开放。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提出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中国图书馆人经过不懈的追求与努力,逐步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免费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公共图书馆也是社会公共机构,其资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而不属于任何私人和任何机构;图书馆的服务应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公共图书馆公平地向所有人提供服务,不因任何身份差异排斥任何读者,图书馆致力于维护读者在阅读、获取信息等方面的所有权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公共图书馆所秉承的理念,倡导的精神,追求的理想都在潜移默化地促进社会资本的凝聚与生成。

平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平等首先体现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权利。马克思认为“一切人,或者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9]《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资格享受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10]

公共图书馆所倡导的平等包容的服务有两层含义:其一,图书馆向其目标用户提供平等包容、无差别的服务;其二,整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11]在这一服务理念倡导下,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图书馆的活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在苏州图书馆的研究发现,无论任何人都能够在图书馆里参与活动,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发现并找到他生活中所需要的内容。

苏州图书馆有免费为进城务工人员举办的培训等活动,这些培训不仅帮助进城务工者提高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减少在异地生活的陌生感。

“我有一天从这里过,看到可以随便进就来了,发现这里很好玩,可以看看书,有时看电影。苏州人,外地人都可以。我原来以为只有本地人才能进。参加的培训很有用,而且都是免费的。我原来不相信。我不是苏州本地人,但这里不会有人瞧不起我们,大家都一样。我就不太想家了,每周休息,没有其他事都来。”

图书馆注意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一些老年人带来的不便,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并不针对这一群体提供服务,因此免费举办老年人的计算机使用培训。“在这里的学习让我们不紧张,志愿者很耐心,反复地教。如果在其他地方,就会被人看不起,这么简单的还不会?我们也不好意思啊。”

进城务工者的孩子也很快乐地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外地来的老年人也不会因为生活习惯、口音等问题在图书馆感到不便。在一定意义上,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和所开展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调剂社会关系的方式,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并将这种理念向社会传播。

公民参与的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公民自愿组成的各类社团在调剂社会关系,培育和促进公民之间平等、互惠、互助的精神方面具有其他机构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类的机构以自愿为前提,加入机构的所有人拥有同样的权利、义务,很容易实现社会平等、增强社会凝聚力。这种社会参与网络所表现出的包容、平等的作用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高度的契合度。国家历来是保障社会平等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国家无法承担保障社会平等的全部内容时,其他组织和机制的作用便逐渐显现出来。而公共图书馆以它所倡导的服务理念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人总是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社会资本则产生于拥有平等观念和自由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公共图书馆倡导的服务理念为社会提供了自由、平等交往的可能,基于图书馆服务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是自愿和包容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在这种关系中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社会公共利益也得以实现。这种关系的积累将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信息保障的制度;它保障的是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求职的自由与求职的权利,并一次从知识、信息的角度维护社会的公正”。[12]公共图书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表明,这是一个一贯秉承公平、包容的社会机构。在促进人类社会走向平等、和谐的征途上,公共图书馆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机构的存在将促进社会包容、平等,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注释】
(www.xing528.com)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344.

[2]肖星.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6.

[3]肖星.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6.

[4]肖星.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6.

[5]于良芝等.公共图书馆基本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0,40.

[6][美]法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李婉蓉,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35.

[7]Bryson,J Usherwood,B & Proctor,R.2003,Libraries must also be Buildings?New Library Impact Study,Report,Viewed 26 August 2004,http://cplis.shef.ac.uk/New% 20Library%20Impact%20Study.pdf.

[8]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10]冯林.中国公民人权读本[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1]于良芝.公共图书馆基本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12]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